约基奇如何练就一身本事,得从他还是个小胖子说起

林克06-30 18:32

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林克报道

在新一代的大个子球员里,约基奇可以说是最会传球的一位。而他拥有这样的能力,绝非偶然,而是经过了艰苦卓绝的训练。在约基奇很小的时候,他就被用模糊位置的方式培养。这不仅让他练就了非凡的技术,也塑造了他在球场上极致的观察力。

自带体系 队友在他身边更轻松

先来回看这样一个镜头,它不仅不是约基奇本赛季最出彩的一个镜头,甚至都不算是他在当晚比赛中最佳的一次表现。这是掘金与爵士在今年二月的一场比赛,双方打到第二节的时候,约基奇在右侧的翼位拿球。

这样的场景,在掘金的比赛中经常出现。一位身高超过7英尺的中锋,挥舞着看起来有些松弛的双臂,脚下仿佛踩了糖浆而难以挪步,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位顶级的NBA球员。但就在电光火石的一瞬间,约基奇一个精准的头上传球,将球送向篮下。两队的球员都愣了,因为当时在篮下,一个人都没有。

但就在下一个瞬间,另外一个人影闪现在篮筐附近,那就是约基奇的好搭档,球队后卫贾马尔·穆雷。在约基奇传球出手之前,他已经通过一个反跑,朝篮下空切而去。而这一幕,被约基奇敏锐地捕捉到。球到人到,穆雷一个假动作晃开对手后,轻松上篮得手。

“一切都逃不过他的眼睛,”掘金的现场解说员斯科特·哈斯汀斯如此评价约基奇。但这样的评价,也不是完全正确。就在约基奇送出了传球之后,他的目光已经移开,看向了本方的后场。

对于NBA绝大多数的中锋球员来说,他们可能穷极职业生涯,也很难传出一个有预见性的传球。但对于25岁的月季起来说,这似乎是他的一个“标准动作”——他不仅可以预见到队友的跑位,更是在场上以此为生。在库里刚刚横空出世时,勇士几乎所有的进攻套路,都在围绕这库里的投射能力来进行。而如今,掘金也像勇士依靠库里那样,依靠这约基奇的天赋。

库里用自己半场无死角的进攻射程,给队友们拉扯空间、创造机会。而约基奇则用出色的转移球能力,打造了掘金极具特色的进攻体系。前面提到掘金与爵士的那场比赛,最终约基奇带队以98比95拿下了一场胜利。他的数据非常华丽——30分、21个篮板外加10次助攻,相比他本赛季场均20.2分、11.4个篮板和6.9次助攻的平均数据,有了全方位的提升。

“我们觉得我们的球队拥有整个NBA里最杰出、最能帮助队友、同时也是最年轻的进攻组织者,”掘金主帅马龙如此评价约基奇说。

模糊位置 从小接受特别训练

相比其他国际球员,约基奇似乎成为了一个“异类”。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以“字母哥”为代表的新一代NBA国际球星,他们的很多技术动作,都是从美国巨星那里学来的。字母哥本人,就是一个身高高一点的詹姆斯;而东契奇的后撤步和抛投,依稀可以看到哈登的影子。跟不用说很多国际球员,他们可能从小就在美国生活和长大,除了国籍,已经没有太多国际球员的元素。

但约基奇并非如此,他从小在塞尔维亚长大,接受的教育和篮球训练,也从充满了塞尔维亚的篮球哲学。其实如果要寻根溯源的话,美国篮球如今的很多战术思路,其实都源自欧洲。1964年奥运会开始前,奈史密斯博士曾经带领多位美国大学篮球教练,前往南斯拉夫学习和交流,其中就包括UCLA的名帅约翰·伍登等人。当时这些教练带回的经验,让美国篮球在战术素养层面上,获得了极大的提升。

如今,虽然南斯拉夫这个国家不复存在,但这些精神财富却一直流传着。其中很大的一部分,都被塞尔维亚继承。约基奇和他塞尔维亚的队友们,从小就再这样的氛围中长大。在这里,后卫也要去学习低位的背身技巧,而大个子也要接受非惯用手运球的训练。这种“模糊位置”的训练方式,从前南时代延续至今,也成为塞尔维亚篮球长盛不衰的重要根基。

“这是一种诞生了无数不可思议结果的体系,”奥根扬·斯托贾科维奇说。他如今是掘金的球员发展主管,出生于贝尔格莱德。2012年,斯托贾科维奇以录像剪辑师的身份加盟掘金,2年之后,约基奇被掘金选中。而这次选秀的背后,他的功劳不可忽视。“在球员们小时候,在场上都没有位置的划分,”斯托贾科维奇说,“他们每个人都需要明白面对篮筐要怎么打,侧对篮筐要怎么打,背对篮筐要怎么打。你不仅要教给他们技术,也要教给他们战术,这也就意味着,你需要明白在不同的时间段,要采取怎么样的动作。”

这些思路的成功“产物”,就是如今的约基奇。到目前位置,塞尔维亚一共输送了23位球员到NBA。在全世界范围内,只有3个国家超过了他们——加拿大输送41位,法国输送26位,德国输送25位。但是,如果把南斯拉夫分裂的6个国家合并在一起计算的话,那他们向NBA输送的球员多达73人。如果不是那段历史的原因,如今斯洛文尼亚的德拉季奇、克罗地亚的博格达诺维奇、黑山的武切维奇等人,就可以跟约基奇共同组成一支实力强大的国家队了。

克服短板 身材问题一直困扰他

其实如果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如今在NBA有竞争MVP实力的球员,几乎每个人都可以在场上胜任多个位置。这当中,以湖人的詹姆斯最为典型。当相比詹姆斯等人的身体天赋,约基奇走到如今的这个位置上,更多的还是依靠自己的技战术、

而约基奇的自由,也并非毫无限制。他如今在掘金队经常与后卫穆雷打挡拆,据统计,他们两人是NBA如今唯一的一对给对方送出的助攻都超过100次的搭档。但其实在塞尔维亚的训练体系中,教练通常都禁止球员们在场上频繁地跑这样的基础战术。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塞尔维亚缺乏大量的基层教练,所以不用专项训练的方式来培养球员,背后也有一定的无奈。

不过这样的方式,反而造就了约基奇。他的组织进攻技巧不断提升的同时,也培养出他带着问题去思考的习惯。在如今的约基奇眼中,每一次进攻都会有多种不用的“解法”,他可以自己朝篮筐进攻,也可以分球给外面的投手,还可以通过背身吸引包夹后再传球。

这样的思维,有时已经超越了篮球范畴。尼古拉·内斯特洛维奇是塞尔维亚的一位国际象棋大师,同时他也是约基奇的粉丝。“我们俩都能看到一些特别的东西,也会在头脑里提前计划未来的很多步骤,”内斯特洛维奇说,“当约基奇把球传到没人的区域时,这其实可以被视为一种国际象棋的行动方式。因为他知道,有人会出现在那里。”

相比头脑,约基奇在打造自己身体上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2012年的时候,17岁的约基奇离开了家乡挪威塞德的青年队,加入了亚得里亚海联盟的梅加队。球队主教练德扬·米洛杰维奇第一眼就看中了这个少年。“我当时就看出来,这个小子拥有无与伦比的天赋,”米洛杰维奇说,“不过他的身材当时真的是糟透了。”

关于身材问题,几乎成了约基奇绕不过去的一个“痛点”。当时,17岁的他还保留着一天喝3升可口可乐的习惯。因为担心过大的体重会让约基奇在训练和比赛中受伤,所以米洛杰维奇专门找了一个训练师,对约基奇展开了为期一个月的体能训练。随后,又专门把他下发到球队的青年队去特训。

“他当时虽然身体条件不好,但是却非常听教练的话,”梅加青年队的教练文森蒂奇说,“他也非常乐于参加篮球方面的训练。”正是从那时候开始,约基奇开始在控制饮食的同时,加强对身体的雕琢。那个赛季,约基奇拿到了青年联赛的MVP,踏上了进步的快速路。

所以,约基奇这一路并非一帆风顺。他跟很多球员一样,拥有过人的天赋,同时也足够刻苦努力。正是这些综合在一起,才早就了如今叱诧NBA的“约老师”。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权威源自专业

“体坛+”是体坛传媒集团旗下《体坛周报》及诸多体育类杂志的唯一新媒体平台。 平台汇集权威的一手体育资讯以及国内外顶尖资深体育媒体人的深度观点, 是一款移动互联网时代体育垂直领域的精品阅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