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超总结】DNA主帅,性价比最优之选?

林良锋08-03 15:01

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 林良锋

本季英超一大看点:名宿将兵,且是将豪门之兵。曼联、切尔西、阿森纳选择“DNA主帅”,中小俱乐部的谢菲联和伯恩茅斯也如此。索尔斯克亚、兰帕德和阿尔特塔这三只菜鸟掌印豪门,本季成绩均至少及格,前两者率队拿到欧冠资格,后者则半途救火救出一座足总杯。名宿回归带队,英超史上并不鲜见。切尔西有过4位名宿带队的佳话,从霍德尔、古力特、维亚利到迪马特奥。阿森纳在阿尔特塔之前有格雷厄姆;热刺之前有霍德尔和阿迪列斯;索内斯和达格利什哥俩在利物浦接棒;肯德尔在埃弗顿吃回头草。但一个赛季内,名宿在豪门扎堆,在英超是第一次。

“自己人”曾被否定

往好里说,是回归传统。难听一点,这叫反潮流。

大英和欧洲的职业俱乐部,直到1990年代,基本是师徒传承——球员退役后,因功勋和人脉,又在效力的俱乐部任教。早在1930年代,查普曼开创“主教练责任制”,摒弃“董事会群策群力”的套路。这个专业管理架构,在巴斯比执教曼联后,得到广泛承认,进一步完善。但很长一段时期,名宿执教俱乐部,仍是俱乐部的默认模式——既是时代烙印,也是环境所致。80年代前,绝大部分俱乐部只是社区或城市的感情纽带。从“俱乐部(日译)”和“球会(港译)”两个说法,可以管窥昔日俱乐部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观。

职业俱乐部成为一门生意,掌门不再单纯负责竞技,业务扩展到商业运营和远程规划。名宿缺乏专业背景,不适应时代需要。英超各队于是将主教练(“经理”)的权限一削再削,教练真的成了教练,名宿也越来越远离曾经挥洒汗水的地盘。找名宿带队,不再时髦。尤其是霍德尔在热刺,索内斯在利物浦相继搞砸后,英超更认定找“自己人”不科学。

同时,球员时代一无是处,甚至没有职业球员经历的人上岗后成绩斐然,进一步判了名宿执教的死刑。从2004至2019,英超豪门用自己人出成绩的寥寥——只有迪马特奥。欧洲有瓜迪奥拉、安切洛蒂、齐达内、孔蒂。

“外人”成本高风险大

名宿又再吃香,为什么?

一是三观,二是成本。

俱乐部体量越大,地位越高,换帅就越倾向于频繁(弗格森和温格是过去25年里唯二的例外)。豪门只对成绩忠诚,有的连成绩也未必是留任的基础。换帅,在豪门眼里,招牌起了很大作用。哪个教练在别处出了成绩,大概率会得到豪门垂青。但这个玩法有个很不幸的副作用:风格无法统一。今天是西班牙人,明天意大利人,再过一阵子可能是德国、法国的教练吃香。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消弭了各国风格和理念上的差异,毕竟做不到同质。即便规模略逊的俱乐部也有自己的特点,球迷耳濡目染,接受并要求风格传承。就像点菜,吃上瘾了,味觉成为记忆。

换帅不仅导致风格断代,成本也高。张三带来一拨球员,培养一拨,提拔一拨。他一走,继任又重复这个套路。不仅引援成本居高不下,还有潜在损失:青训投入很难化为产出。学徒们在别处成名,再买回来价钱非常可观。切尔西、阿森纳和曼联都吃过亏。豪门和准豪门抢人,炒高身价,恶性循环,在10年前迫使欧足联介入,搞了个财政公平法案,希望平衡俱乐部开支。就在同时,瓜迪奥拉在巴萨一声炮响,为足坛送来了“名宿思想”和“自己人主义”。巴萨是足坛最崇尚名宿理论的俱乐部,队史第一位夺得西甲的主帅是自己人;最近一位也是。夺得西甲的14位主教练中,只有5人不是“自己人”。

瓜迪奥拉发扬光大克鲁伊夫的理念,还将这个理念传播到世界各地,深深影响过去10年的足坛。这对英超三队触动极大。曼联花了很多钱,打法四不像,虽然掉粉不多,但吸粉大不如前。阿森纳和切尔西花的钱也不少,后者还锦标不辍,也发现球迷不买账,要找人招魂。索、兰、塔符合各自俱乐部的三观诉求,都在上任后大力提拔学徒,重用本土,将俱乐部拽回昔日鼎盛时期的轨迹。

这三人还有一个共性:上任时没有主流锦标。瓜迪奥拉、齐达内、孔蒂和安切洛蒂上任时也没有。但他们深谙俱乐部文化,聆听球迷的心声,能带来失落已久的凝聚力,因此获得俱乐部信任和支持。平台大到一定地步,资源配备到位,乌鸡迟早变凤凰。科瓦奇和弗利克在拜仁证明了;巴尔韦德和恩里克在巴萨证明了。如果阿尔特塔在阿森纳都成了,为什么不给自己人一个机会?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林良锋

体坛周报英超主笔,国际足球评论员

权威源自专业

“体坛+”是体坛传媒集团旗下《体坛周报》及诸多体育类杂志的唯一新媒体平台。 平台汇集权威的一手体育资讯以及国内外顶尖资深体育媒体人的深度观点, 是一款移动互联网时代体育垂直领域的精品阅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