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全媒体原创
我在当地的同行比亚去年才满50岁,但头发已经全白了。今年夏天,他创办的《鹦鹉在线》与当地另一家媒体《看台报》合并为同一个团队,他也开始通过视频解说比赛。上轮逆转卡塔赫纳一战,他在梅拉梅德进球时涨红了脸欢呼的截图传遍当地网络,搞得我还为这位在飞往莫斯科时犯过高血压的好友担忧,结果他很快又来了一次,这次他欢呼的对象则是武磊。
“黑武磊的人,你们怎么不说话了?”在比亚的直播间里,有激进的球迷留言。他这个夜晚的表现,着实值得以比亚为代表的当地球迷欣喜。当地始终力挺武磊的球迷从来不是少数,而在西班牙人7号奉献传射后,他们也在时隔近3个月后重新拥有“呼吸权”。本赛季至今,武磊在西乙赛场的表现——至少单从进球数来看——尚不能让大部分人满意,而这个进球,确实让很多人等了太久。
球迷是情感简单的动物。不断变换的立场和论断,同样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比亚欢呼的视频在中国火了,原因竟是“武磊进球”上了热搜。点开相关话题列表,曾经的热搜“武磊单刀不进”又映入眼帘。倒是此前《武磊周记》已经说过:“我不希望在低谷中,嘲讽我的和之前吹捧我的是同一批人。”
虽然已能看淡外界褒贬,武磊近来的压力也不小,也亟需用进球作为释放。不过525分钟2球2助,却还不是一个可以让武磊沾沾自喜的数据。进球或许能帮他暂时打消质疑,缓解压力,可未来的挑战却不会因此消失。前段时间的坏运气终于随着进球走到尽头,但质疑和批评也会在低谷到来时再次出现。短则一个赛季,长则整个人生,都是顺境与逆境的结合体,也是不断自我修正的过程。
前两场批评武磊在场上失踪,比亚在《看台报》的同事本场赛后则称武磊为“救世主”。但既然“救世主”出现了,西班牙人的“乱世”也应被承认。本赛季的前17场联赛当中,西班牙人已经有6次在换人后破僵。周中与《体坛》对话时,比亚的另一位搭档卡米已做出类似解答:上半场两队更多在中场缠斗,易边后对手普遍回撤防守,西班牙人方才有了技术优势。倒是希洪竞技在下半场踢得依然不保守,武磊的替补登场这才有意义。
武磊打进的关键球,在对方禁区内连续一脚出球的两位搭档功不可没,而这粒进球的根源,则来自西班牙人的球门球被武磊抢到第一点。在这粒进球诞生前,武磊也在禁区内形成过头球攻门。对上体能下降,却还没完全放弃取胜可能的希洪人,武磊当然不会客气,而他在近几场比赛中被激活的箭头属性,正愁找不到试验田。
卡米同样表示,之后的比赛中,主教练莫雷诺可以尝试改打4-4-2阵型。届时被固定在锋线的武磊,既免于回防时受制于仍带着中超习惯的防守选位,也能最大化地发挥无球跑位的特点。只是最近几场再难依靠个人能力收割比赛的德托马斯,虽在日常相处上与武磊从没有问题,在面对严密防守时却似乎还不太习惯按下传球键。
“可能直到现在,我还没有完全恢复到这个赛季初的最好状态。”武磊赛后谈到自己从伤病中的恢复。作为登陆欧洲较晚的球员,武磊仍在逐渐适应身体素质的要求,要想贡献持续稳定的发挥,他还需要更长久的努力,和球队战术的进一步优化。前两场的失踪,不是武磊本赛季最后一次面对困难,对希洪的进球,更不是武磊本赛季的最后一次高光。而他需要做的,当然是脚踏实地走好自己的每一步。武磊就是武磊,不用和任何人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