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评】难逃“真香定律”的《棋魂》,到底哪儿好看?

肥猫12-16 17:54 体坛+原创

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肥猫原创

热播剧上热搜,并不是什么稀奇事。但一部漫改剧频频冲上热搜榜,而且还不是负面吐槽评价,就显得格外难得了。没错,说得就是《棋魂》。一部改编自日本动漫《棋魂》的同名电视剧。

近年来,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改编都面临着水土不服的尴尬,改编剧也成为了烂片的重灾区。在《棋魂》刚宣布改编之际,众网友都曾发出过悲鸣,在剧集开播之初,更是惨遭全网群嘲。可是随着剧情发展,《棋魂》口碑不升反降,最终逆风翻盘,让许多原著党们最终难逃真香定律。

这部剧真的那么有魔力吗?

翻拍大难题,如何本土化

说剧之前,咱先说说《棋魂》动漫。这部根据堀田由美和小畑健创作的漫画改编的动漫,是无数人心中的经典。动漫讲述了小学生进藤光无意中翻出了爷爷家的旧棋盘。触碰棋盘的一瞬间也释放出了寄居在其上的平安时代棋士藤原佐为的灵魂。在佐为的影响下,小光开始对围棋产生兴趣并展现了他的天分,一步步走向职业棋手的道路。

最初剧版《棋魂》之所以不被看好,还得怪原著实在是太经典了,而且原著设定的背景是在日本。国内改编,除了天然的文化鸿沟的隔阂之外,如果本土化做得生硬了,只会让人产生心理+生理上的双重不适。

好在,剧版《棋魂》将本土化解决得还算不错。主角时光还是那个小学生,原著中平安时代棋手佐为的角色变成了南梁棋士褚嬴;作为小光一生的朋友和对手的塔矢亮,则变成了俞亮。说到这,不得不感叹一下汉语的博大精深,俞亮瑜亮,俞亮这个名字,很难不让人想起“既生瑜,何生亮?”这个典故,而小光和小亮的关系,也颇有诸葛亮和周瑜的既视感。

时间背景设定在了90年代末00年代初期,那段时间,正是中国围棋低谷期。那段时间里,韩国围棋在东亚称霸。而围棋因其小众的特点,渐渐式微。剧中也曾出现小光带着褚嬴找棋牌室下棋,结果里面全是打麻将的,围棋社被篮球队看不起、以及剧中人物关于“围棋算什么体育”的吐槽,引出当时围棋在国内面临的尴尬。

不过,对于不清楚围棋历史的观众来说,可能那段时间棋界的事情并不能引起共鸣。没关系,还有其他的东西,总能唤起更多人的回忆,小光小时候爱不释手的四驱车,《数码宝贝》、《四驱兄弟》动画片的适当插入,以及后来为了邀请谷雨加入围棋社“重金”买下的周杰伦的新专辑……都饱含着80 、90后满满的回忆。

本土化成功落地,再加上原本故事就足够经典,只要不瞎改乱改,拍出来的东西一定好看。好在,导演编剧确实按着原著安分拍完,有时候就连剧中人物名字都“偷懒”不改了,比如“越智”变成了“岳智”,“伊角慎一郎”变成了“沈一朗”等等……无不透露着原著的影子。可以说既照顾了原著党的情绪,又兼顾了本土化,一举两得,一箭双雕。

剧本不乱改,好评自然来

翻拍,最怕的就是编剧导演胡改乱改原剧本,导致原著党不买账,新观众看不懂。在剧情方面,剧版《棋魂》可以说很忠于原著了。年幼的小光在爷爷家的旧棋盘上偶然释放出了褚嬴的灵魂,在褚嬴软磨硬泡之下带着褚嬴找人下棋,参悟神之一手,无意中赢了当时的神通小亮两次,在听到要下一辈子围棋之后,小光退缩了,决定不再下棋,褚嬴就此消失多年。而小亮却因为这两次输棋,将小光视为挑战目标,决心出国留学。六年后,上初三的小光为了帮助围棋社,出手跟人下棋,褚嬴回归,与小亮重逢,而后小光决定退学当职业棋手,进道场学棋,参加定段赛,最终成为职业棋手,签约职业队,出战围甲联赛……帮助褚嬴参悟出神之一手之后,褚嬴消失,小光一度放弃围棋,最终复出参加北斗杯预选赛,跟小亮一道成为国青队一员,代表中国出战……

可以说,整部剧讲述的故事跟原版动漫的主线是一致的。但作为翻拍,剧版《棋魂》还是在细节上有一些改动。比如主角小光第一次遇见褚嬴是在小学三年级,但因为自己最开始不喜欢围棋,导致褚嬴消失了六年,直到初三才再度因围棋出现。但当时的小光对围棋的喜爱程度还没有那么深。于是才有了参加围棋夏令营这一段落,也由此说通了小光为什么决定成为职业棋手。后来小光到道场学棋这一段落,也是剧版《棋魂》着墨最多的一段。在道场,小光遇到了洪河、沈一朗两位好朋友,三人还在参加定段赛之前去兰因寺拜访高人学棋,精进棋艺这一桥段,则是剧版《棋魂》原创的,“懒师父”这一角色是小光之外,剧中唯一能感知到褚嬴的存在的人物,也为后来褚嬴消失之后,小光再访兰因寺寻找答案埋下伏笔。可以说这段改编还是很成功的。

除了围棋之外,剧版《棋魂》期间还穿插了小光与围棋社同学的友情、与围棋道场同学的兄弟之情、与大老师、扳老师的师生情,当然了,作为一部青春片,自然也少不了爱情线(虽然不是主角的),沈一朗和白潇潇的懵懂爱情穿插剧中,也为《棋魂》增添了不少色彩。

口碑之外,仍存瑕疵

前面吹了这么久,难道这部剧真的就一丢雷点都没有吗?当然不是!接下来就细数一下个人认为值得改进的地方。

第一点,就是褚嬴这个人物的服化道了。说实话,没看剧之前,光是看到这部剧的预告啊、gif动图啊,褚嬴的形象真的能劝退很多人。

这狰狞的目光、这惨白的脸色,还有这粉红的眼影…?什么鬼,虽然我们都知道魏晋名士都爱美,但褚嬴这明显卡粉的底妆,实在是让人接受无能。

还有就是褚嬴的服装,既然设定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物,那为什么就不能一直穿褚嬴在南梁时期的衣服呢,到了现代,这身服装明显就是用了原版动漫中佐为的服装啊?个人感觉,既然本土化,那就本土化得彻底一点,褚嬴这个服化道可能是影响整部剧的评分的重要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剧中关于下棋的场面描写力度略显不足。众所周知,棋类运动不像一般的体育运动,很难给人一种血脉偾张之感。虽然围棋规则很简单,但在不懂围棋之人看来,满目棋子,实在不懂奥妙在哪,如果在两人对弈过程中,给棋盘多一些特写及解读,让旁人得知其中玄妙,可能对推广围棋更为有益。可惜,本剧中在拍摄对弈画面中,棋盘全景经常是一扫而过,镜头怼手、镜头怼脸倒是屡见不鲜。

另外,剧中人物设定也略显失实。围棋作为一项十分耗脑的运动,一个棋手的巅峰期大多在生涯前半段。可能是为了营造中国围棋后继无人的局面,剧中多位棋坛大师,年龄普遍偏大,大概都在40开外了,这跟我们大家所认知的围棋棋手似乎不甚相符。而作为剧中最年轻的九段选手方绪,编剧给其设定的人物形象跟一个不学无术的富二代无异,整天抽烟、喝酒、泡妞,只知争名夺利,虽然后期方绪的形象有所改善,但前期形象实在太过深入人心,似乎他的存在只是为了映衬小光和小亮这两名后来者。

最重要的一点,也是目前国产剧最为人诟病的一点,就是剧情注水严重,以及烂尾。开始看的时候,还能正常倍速看完一集,可是到了小光因褚嬴消失而放弃围棋最终重新振作的收尾阶段,个人感觉就算用两倍速去看也觉得太过漫长,可能导演觉得这至关重要的收尾阶段需要用力表达,可给人的感觉就是用力过猛,过犹不及。

而小光最终重新开始下棋,剧版也做了改编,更加凸显了男二号小亮的作用。可能导演是为了炒作一下“光亮”这对CP吧,只可惜这段改编让原著党接受无能,而被注水剧情折磨得快要看不下去的非原著党,也已经无力去嗑这对CP了。包括后面为了搞CP,把北斗杯赛制都给改了,最后两集,实在是有烂尾之嫌。

不过,瑕不掩瑜。总体来看,剧版《棋魂》是一部值得去看的电视剧。当年棋魂动漫热播,在日本掀起了一波围棋热。如果咱们翻盘的《棋魂》能够吸引到适龄少年投身围棋运动,就再好不过了。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权威源自专业

“体坛+”是体坛传媒集团旗下《体坛周报》及诸多体育类杂志的唯一新媒体平台。 平台汇集权威的一手体育资讯以及国内外顶尖资深体育媒体人的深度观点, 是一款移动互联网时代体育垂直领域的精品阅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