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特约记者张腾报道
中国足协下发了《关于各级职业联赛实行俱乐部名称非企业化变更的通知》之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老牌俱乐部的球迷纷纷表示从情感上难以接受。其中反应最为激烈,也是呼声最高的,就是已经拥有28年历史的北京国安。成立于1992年的北京国安,12月29日就将迎来俱乐部建队的第29年,但在这样原本应该庆祝的时刻,国安却在为能够“留下”自己的名称而费尽周折。
事实上,早在11月中旬中国足协发布征询意见函后,国安俱乐部就已经通过书面材料,向中国足协表明了态度,那就是要坚持球队“国安”的名称。俱乐部从俱乐部股权结构、非商业盈利、球迷文化认同、俱乐部历史等多个方面,说明了“国安”并非是企业名称,而只是中性名称。在中国足协相关规定出炉后,中赫方面更是已经向中信集团递交了正式的书面股权收购意向,并且开出了不错的条件,希望能够从股权上完全和“中信国安”切割,以保住“国安”二字,目前还在等待中信方面的进一步回复。可以说,这也是中赫集团为了留住国安,在符合足协相关规定的前提下,进行的最大限度的努力。
除了俱乐部的动作之外,不少北京的媒体也纷纷呼吁,希望能够留下“国安”的名称。国安的球迷更是在互联网上发起了视频接力,纷纷表示“支持北京国安保留‘国安’二字”,甚至一些外省市的球迷也参与进来,一起支持国安。与此同时,国安球迷纷纷表示,无论球队名称如何更改,北京只认国安,“明年赛场上,我们只会继续喊国安”。在过去一段时间,不少北京球迷集体拨打了12345北京市民热线,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协调,帮助留下“国安”的名称。对此,北京市体育局作为相关的行业管理部门,也已经通过官方渠道回复:“市体育局与北京市足协也将积极配合俱乐部协调和反映保留队伍名称事宜。”
据了解,国安更名一事同样引起了国安队员、俱乐部工作人员的关注,不少队员在亚冠比赛期间,都纷纷询问,是否球队真的就要改名。而很多在俱乐部工作多年的工作人员,似乎从情感上也无法接受国安名称被取代。事实上,经过28年的积淀,国安早已经不是企业名称,而变成了一个国际知名的足球品牌。目前在行业内工作的一代人,很多都是从小就知道北京的球队叫“北京国安”,这种文化积淀已经根深蒂固。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无论是辽足曾经将主场搬迁到北京,还是后来的北控、人和,都无法撼动国安的霸主地位,其根本原因也是国安这个足球品牌已经在北京深入人心。
除了俱乐部更名之外,事实上国安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主教练热内西奥的合同到下周就要到期,此前虽然已经传出国安物色新外教的传闻,但是目前俱乐部官方也仍然没有就来年是否续约热内西奥或者进一步换帅表态。此外,本赛季租借到河南建业的波黑外援舒尼奇,由于在赛季中的出色表现,已经吸引了建业俱乐部的目光。据了解,建业方面已经提出了买断舒尼奇的意向,但是国安在外援没有完全确定的情况下,并没有做出回应。同时,在早先结束了亚冠征程的国安队员们,也都还在隔离点进行隔离。如果不出意外,本周末队员们都将结束隔离,并且返回家中休假,大家也都期待能够早日解除隔离生活,尽快和家人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