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超非死不可③:英国足球不吃美国那一套

林良锋05-01 11:00 体坛+原创

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 林良锋

欧超,说白了就是美式足球。

00soccer-superleague-facebookJumbo.jpg

这里说的不是美式橄榄球,而是协会足球。从美国人的角度去理解、按美国人的方式运营、按美国人的方式收获、以美国人认可的方式存在。欧超在欧洲多国引发轩然大波,政要显贵纷纷下场助拳,表面看是谴责俱乐部老板“贪婪”和“傲慢”,内核却是反对足球美国化。说句题外话。英国人说英语,澳、新、加、美甚至亚非拉多国也说英语。中学时,我第一次发现,美国人的“足球”和英国人的“足球”,完全是两回事。英国头号脱口秀演员,麦克金泰嘲笑美国人对英语的篡改“脱裤子放屁”,其中一个段子最令人捧腹:“美国人怎么说骑马?‘骑在马背上’!”这只是文化差异的表象。英美虽然文化同宗却貌合神离,互相埋汰甚至鄙视。

美式思维将信仰变成印钞机

英国人自视甚高,觉得这和高富帅没关系,而是和修养、内涵有关系。美国人豪迈粗鲁,想干啥就干啥,看不惯英国人成天酸溜溜。美国人是英国人在美洲的后裔吗?是也不是。他们更多是爱尔兰人、意大利人、德国人后裔的集合(但不是合体),为啥美国人说话有卷舌音?爱尔兰人说话就这味儿。美国人喜爱的运动,很多和爱尔兰人、苏格兰高地人的传统项目有关。

英国人发明了一项运动,美国拿去做些修改(当然是往简单里改),变成自己的。板球变成棒球,英式橄榄球变成美式橄榄球。美国人称美式橄榄球为“足球”,并非胡闹,英式橄榄球学名就是“拉格比足球”。“橄榄”二字,不过是我们发挥想象力,以形代音。橄榄球和足球,原来都叫足球,两个流派对规则存在根本分歧,分道扬镳而各立门户。我们熟悉的足球,学名是“协会足球”,“协会”者,“足总”也。因为用的是足总定的规则。

历史发展产生的变化,在大西洋两岸产生微妙的心理变化。英国人对美国人只知道蛮力不懂用巧很不以为然,《007》系列电影可谓这种心态之集大成。在苏联解体前,恐怖组织“幽灵”在美苏之间制造冲突藉以勒索,美国人总是一副憨傻的模样,眼巴巴等着睿智的英国人前来搭救。美国人则不屑英国人的阴阳怪气和眼高手低。著名战争片《夺桥遗恨》,是美国人拍来黑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的,其中一幕最能说明问题。

伦斯德元帅问下属:盟军会由谁来指挥进攻荷兰?答曰:巴顿!他是盟军最优先的将领。伦斯德深以为然:我谅他们也不会这么傻(让蒙哥马利来指挥)!片中台词堪称英美互黑的经典,令人忍俊不禁。英国人用一幅漫画道出他们为什么看不起表兄弟:人类的演变,原始人(美国人),凡事用手(四大运动全部用手),演变到现代人(英国人),可以用脚摆弄球体(英国人踢球)。英美互相看不顺眼,在欧超一事上,分歧,敌意和文化差异,来了个总爆发。

职业足球(无论英式美式),在美国人眼里是生意;在英国人(以及全球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则是宗教,不可亵玩。英超球迷一看美国人收购他们的俱乐部,立刻生出深深的怀疑和敌意。美国思维通过文化和意识形态输出(有钱有肌肉),影响了不少被熏陶、感染的外国人,中国球迷也不例外。部分国内球迷为欧超叫好,也是从生意的角度看待欧超。把欧洲最好的球队,最好的球星集中起来,奉献最高水平的赛事,挣最多的钱,有什么不对吗?为什么要扼杀这个创意?!谁愿意看斯托克城打西布朗?

欧超折射商人傲慢本性

美国人(还有深受美国思维影响的外国人)这种态度在英国人眼里,是赤裸裸的傲慢。英国(还有欧洲人)人会说:你们了解多少我们的过去?我们的荣辱?又为我们的足球贡献了多少?美国人为什么现在招人恨?不仅在发展中国家,在欧洲也一样?美国以前不这样。但打赢了两次大战,拖垮了苏联,美国人开始膨胀,以宇宙中心自居。傲慢,是一种朴实的态度,人人都有。由于强大、专业,或者有钱,或者底蕴,谁都可能对不如自己的个头或群体暗怀鄙夷。利物浦 和曼联球迷曾相安无事、睦邻友好。但在利物浦极盛,曼联一直萎靡的对比下,新一代利物浦球迷也开始膨胀。处境互换,又轮到曼联球迷报以同样的态度。

当年“五一九”事件,世预赛中国不敌香港被淘汰,国内球迷接受不了:11亿人还选不出11个踢球的?这个逻辑的谬误就是来自傲慢。这和现在很多英媒一看英格兰在大赛折戟,就自然怪罪到英超外援泛滥,是一回事。因为强大,天然就该对什么都要指手画脚;因为底蕴深,就天然应该比对方水平更高。放在欧超,美国人,还有以皇马主席弗洛伦蒂诺为首的豪门东主,莫不在决策和预判上,犯了傲慢导致的决策失误。

美国人觉得,我们是世界老大,当然最先进、最文明、最科学,哪个国家不该以我们为榜样?弗洛伦蒂诺觉得,皇马是足坛第一,当然最强、最高贵、最有影响力、最有话事权、最该得到最多。他们都忽视了一点:自己的三观未必正确,小人物也有优点。后果?欧超的概念,缺乏职业足球最宝贵的品质:公平竞争。别误会,现在的欧洲足坛,不公平的现象比比皆是。这里说的是足球要比其它队际球类运动竞争更激烈,公平很多倍。

足球允许平局,让弱者体面离场,更给了弱者机会,在运气来临时,扳倒比自己个大的对手。所有队际项目中,足球难度最高。篮球、排球、冰球和橄榄球,实力强的九成赢定。这又是生意人(倒不一定是美国人)缺乏认识的一点。一旦弗洛伦蒂诺(还有他的前辈贝鲁斯科尼)之流发现:实力更强的一方不一定赢,不是寻找能赢的办法,而是想方设法改游戏的程序。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维?因为生意。生意出现亏损,经理要设法开源节流。美国的职业运动闭路运营,减少对球队阵容的投资,控制成本,就能把利润榨出来。项目规模扩大,利润也就水涨船高。英美对球队的称呼称,也体现了思维差异。英国人叫“俱乐部”,美国人叫“特许经销权”,一看就明白双方的出发点。

职业足球是一个生态圈,是由无数俱乐部垒起的金字塔。没有西布朗和富勒姆,就没有曼联利物浦;没有福贾萨勒尼塔纳,就没有尤文和米兰双雄;没有科隆凯泽斯劳滕,就没有多特拜仁;没有巴拉多利德和埃瓦尔,就没有皇马巴萨。钱往下流,人往上走。欧超,把金字塔的塔尖拆除自用,摧毁原有的生态基础,不仅“杀生”还“掠夺”。美国自诩最讲自由竞争,奖励弱小奋斗的国度,诞生了最大锅饭、最缺乏竞争的四大赛事;而自诩最自由平等博爱的欧洲,却孕育了最血淋淋的职业足球生存法则,让人啼笑皆非。

足球美国化,足球贵族化

那么,足球美国化体现在哪里?

在细节。1990年世界杯,球衣只有号码,没有姓氏。1992年欧洲杯,不仅球衣背后印了球员姓氏,胸前还有号码。因为美国人爱这么干。英超元年,各队首发依然按号码顺序上场,替补者必是11号以后。翌年,球衣号码固定。英超是欧洲足坛的始作俑者。为什么?美国人说方便球迷认人,买货。英超成立时的宣传口号是“全新的球赛”。新在哪里?宣传片都用美式橄榄球的桥段:一群球员在啦啦队的欢呼声中,嚎叫着登场。又把赛程剪成若干段,重头戏移出不得直播的下午三点时段。到今天,一周七天,都能看到直播。

英超之前的赛事直播不仅少,机位也少,视角单一。那时的直播,你绝不会在电视画面上,看到如此详尽的数据图表,也不会听到直播旁述歇斯底里的吼叫“球进啦啦啦啦啦!”现在?你甚至可以通过遥控选定要看的球员,还能调出他的近期数据。这都是美国人套路。一个普普通通的进球,评论员能吹出花来;高尔夫球的直播,也能让你产生极强的动感。本世纪前,我们甚至不知道足球也有“助攻”,不会通过场均数据来点评球员的水平,更没有“预期进球”这些概念。足球,本是最讲究连贯、规则简单的运动,但通过科技剪得支离破碎,就差在视频审核的那几十秒钟插播广告了。

很多俱乐部上市了,成了控股公司的一部分,每年都有财报;球员变成了“资产”,球迷成了顾客和消费者。球队的成绩不那么重要了,你只要守住前四,不降级,偶尔踢场好球,自然有人出来为你摇唇鼓舌,极尽粉饰;场面更不重要了,一场球80多分钟让人昏昏欲睡,压哨进了一个,赢了,马上乌鸡变凤凰——“能赢就是硬道理”;票价上去了,越来越多的人去不起现场,哪怕你爷爷那辈就是用血汗钱支持球队;球场的贵宾包厢、企业包厢越来越多。俱乐部会准备三到四套客场球衣,把各种各样的日用品做成纪念品,翻倍出售,你不买就不配自称铁杆。球员越来越脱离球迷,活成了新贵、演艺名人。

足球美国化,好还是不好?你一时说不上来,但总觉得哪里不对。直到欧超出现,人们发现,原来他们是要把足球圈养起来,豢养一批所谓的巨星,世袭罔替,杜绝弱者通过奋斗上升的通道,剥夺他们挣脱贫困的机会。阶层固化,一劳永逸,让你永远为他们的奢侈埋单。你如果痛恨阶层固化,为什么会为欧超叫好?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林良锋

体坛周报英超主笔

权威源自专业

“体坛+”是体坛传媒集团旗下《体坛周报》及诸多体育类杂志的唯一新媒体平台。 平台汇集权威的一手体育资讯以及国内外顶尖资深体育媒体人的深度观点, 是一款移动互联网时代体育垂直领域的精品阅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