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严益唯述评
国足40强赛两战关岛都是以7比0结束战斗。但是,李铁的40强赛的首秀,给这支男足国家队打开了想象的空间:中前场的进攻配合相比里皮时代更追求变化。面对关岛这样几乎没有还手之力的对手,李铁的首发阵容,竟然弃用强力中锋加边锋的“高快”战术强吃对手,而是很耐心地差遣攻防更加均衡的中前场人员,通过进攻套路的变化,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持续获得进球,一扫国足战术呆板的形象,让人刮目相看。
一年多前国足40强赛首战关岛,可以说是“简单粗暴”。高中锋杨旭仅仅用了31分钟就轰进了四球,半场结束里家军就6比0领先关岛。相比那场比赛,国足此战明显属于慢热,上半场只攻入两球,直到下半场才大开杀戒。但是放眼未来,国足这次上半场的比赛内容却更值得玩味,更有想象力。
细品李铁的首发阵容,其实就能感受到这支国家队喜欢用巧劲而非蛮力。相比里皮当时三前锋的战术,李铁的首发阵容给人一种过于保守的感觉。阿兰被雪藏了,就连韦世豪这样的边锋也被攻防更平衡的金敬道挤到了替补席。
但是,看似保守的首发,进攻却一点都不沉闷。开场仅仅一分钟左右,国足就通过金敬道和唐淼右路的配合获得了第一个角球。10分钟左右,李铁给予厚望的“B2B”式的中场大将吴曦就穿透了密集防守的防线,攻入了对方禁区。如果说国足第一个进球,更多还是体现了武磊的启动快这一单兵作战的能力。国足的第二个进球,则是掩盖在看似有些保守的首发阵容之下,颇具想象力的进攻战术的完美体现。
吴兴涵在第二个进球前,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边路单兵突击。他的几次突击正如他在联赛中一样犀利,但当时对手毕竟体能还不错,防守都是有惊无险。直到38分钟左右,吴兴涵在边路突破时不再一跑到底,而是突然内切将球传给早已压上的吴曦,再由吴曦助攻金敬道,后者一蹴而攻入了国足的第二球。这三名球员突然的跑位变化,瞬间撕开了对方密集的中路防守。吴兴涵灵光一现,金敬道的进球非常轻松惬意,吴曦则是这次进攻的枢纽。这个精妙的进球就解释了李铁为何要用这样一个看似保守的首发阵容:有金敬道这样善于边路接应的球员辅佐,吴曦的进攻的属性会更好地被激发,中前场的战术会更加细腻丰富。
李铁几个月前作为嘉宾讲解英超时,曾经提到过英超球队非常看重能够覆盖两个禁区的球员。李铁能这样说,他本人一定也非常重视那种在两个禁区有影响力的球员,而吴曦就是这种具有一定“B2B”属性的大将。但是,如果按照当初国家队三前锋的战术,吴曦后插上进攻的属性就会被抑制。其实,吴曦在今年的沪上德比大战中,始终上不去,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中前场人员组合问题。李铁的战术构想中,吴曦应该要成为覆盖两个禁区的核心球员。也就是说,打造真正的国足“B2B”中场核心,更符合李铁的战术理想。在费南多受伤的情况下,吴曦在对方禁区的覆盖能力是李铁更需要的,金敬道这样可以控球的球员,可以更好地与吴曦在进攻上产生化学反应。
同样是7比0大胜关岛,但是这次国足进球的人更多,进球套路更多,特别是李铁此战所体现的更愿意用“巧劲”而非“蛮力”的战术构想,打开了国足的想象空间。当然,国足这种积极的变化是不是昙花一现,还必须经过叙利亚这样实力更强的对手检验才能看得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