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全媒体特约记者 王全立
从摘取东奥首金,到两个一日三金,再到一日零金,短短三天,中国奥运代表团金牌增长轨迹如同过山车般大起大落,让人惊喜,让人沮丧,让人思考。昨天,奥运国手手握多个冲金点 ,最终却遭遇零金,这一结局应该出乎所有人的预料,竞技体育不可预料性的特点又一次凸显。
两天前写了一篇关于奥运首金重要度的文章,文中提到首日见金是吉兆,但并不代表今后征战会一帆风顺。最有代表性的战例莫过于1988年汉城奥运会,那届奥运会跳水名将许艳梅首日 摘取金牌,但此后中国军团等了七八天才见到第二金,可见首金、开局好并不能决定后几天战事一路绿灯。
北京奥运会中国军团豪取48金,把体坛霸主美国军团甩出15金的距离。笔者绝没有贬低北京奥运英雄们的意思,因为任何一场比赛的结果都是公平的,但我们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也是不争事实。以赛程设计为例,北京奥运会前后16天大战,我们创造了日日夺金牌的奇迹,甚至有一天创造了8金的历史纪录。毫无疑问,那届比赛我们在设计赛程中充分考虑到这一点,谁都知道日日夺金必然会振奋代表团全体将士的冲金士气,必然能提升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必然给家门口的奥运会增添喜气,作为东道主,这样做丝毫不为过。
当然,奥运会只能偶尔在自家门口办一回,更多时候我们要经历境外奥运会的巨大考验。
如果再拿汉城奥运会七八天不夺金说事,笔者就过于较真了,毕竟那时我们的整体实力竞争力有限,再加上大赛经验不足,多多少少影响了临场发挥,多个因素叠加导致“兵败汉城”的 一幕。进入新世纪,中国军团已经成长为奥运赛场的重要一极,已经成长为一个手握三四十个冲金点的超级部队,前后16天奥运大战,我们不可能再出现持续多日不见金的尴尬,也很难重现 北京奥运会每日见金的空前盛景。
5年前的里约奥运会,是新世纪以来中国奥运军团战果最差的一届,当时奥运国手先后遭遇4次单日零金纪录。其实,细细分析这也很正常,即便是中国军团战果最辉煌的境外奥运会——伦敦奥运会,国手也曾遭遇两天未见金牌的考验。从摘取东奥首金,到第一天、第二天各夺一金,再到第三天零金,这样的挫折不算小,但还不属于大挫,还不是历史上起伏最大的金牌走势 。17年前的雅典奥运会,第三个比赛日国手豪取五金,差点追平此前一届奥运会创造的“中国奥林匹克日”纪录(单日6金),但翌日却遭遇零金的巨大挑战。那时的军团决策层,应对复杂局 面的能力明显高过汉城奥运会,国手及时包袱轻装上阵,立马就是一波“七连金”,为代表团最终首次跻身金牌榜三强奠定了坚实基础。
昨天冲击体操男子团体金牌未果不算意外,毕竟最近几年已经形成中日俄“三国杀”局面。至于跳水男子10米跳台双人跳、女子举重55公斤级、乒乓球混合双打,赛前肯定绝大多数人看 好中国选手,毕竟他们是2019年世锦赛冠军身份,近几年的实力和战绩决定我们距离金牌应该更近些。但是,东京奥运延期一年让新一轮对抗增加了变数,何况赛场本身就充满了很多变数,有时候,你的一个技术失误,对手的一个运气球,还有战术上的保守,乃至裁判的一个误判,都可能改变战局的转折点,即便赛前功课做得再好,有时也无法掌控事态的发展。
第三个比赛日出现零金,金牌榜座次从第一变为第三,对中国奥运将士来说或许是件好事,有利于大家把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困难想着更多些,把应对的手段准备得更充分些,以一个轻松的心态迎接比赛,在精神面貌、运动成绩两方面全面展示一个奥运强国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