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览奥运⑥】举国体制和奥运的关系是什么?

王勤伯07-31 08:06 体坛+原创

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 王勤伯

(1)

每一届奥运会,网民都会讨论一次“举国体制”。

有讨论其实是好事。

不好的是,每次大讨论的结尾,谁也没搞清楚什么是举国体制。

不了解体育的,一听到“举国”二字就破口大骂。或者也有二货媒体人煽风点火式的造谣,例如什么“美国也有举国体制”,等等。

举国体制实际说的是“苏联体育模式”,近期《纽约时报》一篇关于中国体育举国体制的文章,也认为中国的举国体制是沿袭了苏联模式。这里有一些错误,我们会在后文提及。

“十月革命”以后,苏联一直拒绝参加奥运会,他们认为奥运会是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今天看来,这更多是一个自我封闭的借口,但在当时的语境下,苏联的想法也是不无道理的。很多现代体育项目开展的早期,在组织形式上体现的是西欧国家市民社会自治精神,不少体育项目规则上则有强烈的贵族色彩,就连足球在巴西的早期开展,也是排斥底层和有色人种的。

soviet-propaganda-sport-posters-16.jpg

苏联确实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体育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国家牵头组织,普及绝大多数青少年。二战以后,苏联体育模式也广泛移植到苏联势力圈的国家,从波兰直到中欧。

我采访过一些中东欧国家的运动员,聊到他们小时候经历的“苏联模式”,从效果来说,持肯定态度的多。

原因很简单,国家为小孩提供了从事各种运动的便利条件,很多人小时候都尝试过不止一种体育运动。当然,每一个国家的运动员对“苏联模式”的情感又是不一样的,例如坚持认为本国是被占领的捷克运动员,认为“苏联模式”的创办目的是因为统治者认为体育是最好的愚民手段,让年轻人多搞体育,他们就会少想敏感问题了。

二战结束后,苏联全面参加各种国际组织,体育当然也不例外。当时那位彻头彻尾反共的国际奥委会主席、美国纳粹布伦戴奇,对苏联体育是什么态度呢?

和苏联的关系恰恰是布伦戴奇日后一直拿出来为自己辩解的论据。布伦戴奇认为,在反共和支持奥林匹克运动之间,他坚定选择后者。他希望看到苏联运动员出现在奥运赛场,不管他们是不是共产党员。

布伦戴奇在亲自去苏联考察以后,对苏联体育模式称赞有加,他认为苏联正在“制造全世界前所未有的运动员军团”。在他看来,体育树人,这一奥林匹克精神在苏联得到了更好的贯彻,他多次警告美国,认为美国人比起苏联人要软蛋和不健康得多。

在那个年代,兴奋剂并没有成为世界体育的重要主题。“苏联模式”在奥林匹克大家庭内部受到的主要质疑,是苏联运动员可以从官家系统里领工资甚至分房子。而布伦戴奇一直是“奥运原教旨主义者”,拒绝职业运动员进入奥运赛场,在他看来,体育只能是竞赛,成为个人谋生牟利手段就失去了奥林匹克的“育人”“社会促进”等价值。

不过,布伦戴奇却一直为苏联体育辩护。他拒绝对苏联体育采取行动,他说,在西方国家,运动员一样可以获得例如奖学金之类的物质帮助和激励。

29olympics-weightlifting-1-superJumbo.jpg

(2)

上一篇专栏(《退赛者是否有违奥运精神?》)谈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含义:通过体育的普及来促成社会进步。这个角度说,欧美流行的社会主导模式,还是苏联创立的国家主导模式,都符合奥林匹克精神。在特定背景之下,一种模式可能比另一种模式更有效率。

同时,中文平台比较流行的另一个误解,是认为欧美国家奥委会不花纳税人的钱。这是完全错误的。举例说,意大利的政府体育预算拨款,就是交给意大利奥委会,由他们来分配给各个单项协会。

这些经费除了一部分用于奥运备战,更多是用于该项运动在本国的普及和赛事组织,例如裁判的培训、服装、交通费等等。由于整个体育体系大部分是业余体育,经费使用的原则是尽可能把网络铺开。以足球为例,一个业余小俱乐部,从管理人员到教练都是志愿者,俱乐部并不能从足协领到钱,他们可能从地方政府那里得到租赁场地等方面的扶持——当他们享受到的“纳税人的钱”,是当地足协提供的赛事组织、裁判等便利。

各国奥委会成立时的两大基本任务,一是推广奥林匹克,二是选拔本国的奥运代表团参加奥运会。对于意大利这样的国家来说,除了极少数已经职业化、市场化的体育项目,例如男子足球、篮球、男女排球,业余项目通过层层比赛和选拔出来的顶尖运动员都会遇到一个大难题——如何脱产专心备战?

这就是布伦戴奇所说的“西方运动员奖学金”话题。在英国有UK Sports按成绩分配各项目经费。在意大利,最顶尖的一些运动员会破格进入军队、警察等部门,获得一份相当于普通工薪阶层的薪水,也会从事一些相关工作,但也就是意思一下,大多数时间可以专心训练和备战。唯一的义务,是在获奖了回国参加重要仪式等场合穿制服,同时有可能需要接受召唤参加军运会等特殊赛事。

所谓“举国体制”淘汰的运动员境遇凄惨的说法,是有失严谨的,这不是举国体制和职业体育的根本区别。任何一种体育淘汰下来的运动员,都会面临一个困难的再次择业过程。职业体育淘汰的运动员境遇并不都是花枝招展,一些案例也很悲惨。近年在欧洲一直有“足球垃圾”一说——各路经纪人从非洲运来的小孩,一旦到处试训未果,就可能被抛弃,流落街头。

29olympics-weightlifting-5-superJumbo.jpg

(3)

今天的俄罗斯体育在基层组织方面,和苏联体育已经有了不小的变化。中国被视作接过“举国体制”大旗的国家。

既然上文说到,举国体制对奥林匹克运动有着重要贡献,为什么每到奥运,大家都会谈起这件事,而且很多国人表示不赞成的态度呢?

这其实是因为,中国体育的“举国体制”,从苏联学到的更多是上层建筑。基层体育的开展在一些大城市还算有成效,但远远没有达到前苏东国家一样的给很多小孩留下一辈子美好记忆的程度。说得很直接一些:中国体育的“举国体制”更像“举金牌体育”。

于是,不少国人会在数金牌的同时提出质疑,花那么多钱,去拿一块女子举重等偏门项目的金牌,是否值得?如果奥林匹克的目的是吸引更多人从事体育,会有多少女孩看完奥运下定决心要成为举重运动员?

另一个事实是,很多中国人认为体育和现实生活中的自己距离很远。小孩从早到晚读书学习,自己某个周末终于抽出点空打打羽毛球、踢踢足球,场地也是需要花钱的,价格往往还不菲。这种情绪是体育世界里特有的,表面看很多人都在为中国健儿加油,但由于观众自己从事体育的经历太少甚至空白,往往会存在一个看不见的隔膜,而且隔膜得很深。待到运动员战绩不佳的时候,一些人的负面情绪就彻底爆发了。

然而,彻底否定“举国体制”,同样是因为对体育参加太少、深入了解不够造成的误解。如果要让奥林匹克更加深入中国社会、让观众和金牌体育之间的隔膜融化,并不是取消“举国体制”就能实现的。

体育最牵动人心的项目是球类,尤其是大球。像我在意大利经历过的奥运会,几乎从未听到邻居大呼小叫,但是意大利男足踢一场欧洲杯预选赛都可能听到进球后的欢呼声。中国尽管在很多项目具有统治性的优势,但最牵动人心的项目始终是球类,成绩很差未入奥运的男足和9届奥运会拿了3次金牌的女排都会引发很多人的激动。

大球的问题解决好了,体育的一系列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塞尔维亚、克罗地亚等国奖牌拿得不多,但他们一向拥有体育强国的自信,因为他们在足篮排手水五大球都很强,普及程度都很高。

如何实现大球运动的全面普及?最需要的就是“举国体制”,不断改革的“举国体制”,那种可以为普通人家的小孩提供场地、训练和比赛一系列便利的“举国体制”——就像过去的苏联、捷克等国一样。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足球俱乐部的数量少得可怜,甚至从未出现过一个像巴西的圣保罗州、里约州一样的大型省级联赛,这说明中国小孩踢球的机会太少了,足球人口也太少了。

强制取消课外机构培训,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决定。中国青少年读书太苦,体质堪忧。但如何让他们在学业减压的时候拥有更多从事体育运动的条件?例如适合多人参与的球类活动。这其实是留给“举国体制”的问题,也是他们不能推卸的任务。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王勤伯

体坛传媒驻意大利记者

权威源自专业

“体坛+”是体坛传媒集团旗下《体坛周报》及诸多体育类杂志的唯一新媒体平台。 平台汇集权威的一手体育资讯以及国内外顶尖资深体育媒体人的深度观点, 是一款移动互联网时代体育垂直领域的精品阅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