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益唯:中澳战打脸中国足球的话术

严益唯09-03 13:53 体坛+原创

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严益唯述评

中澳之战赛前,一位球迷在网上留言:为什么一些所谓的圈内人士,全是说中国能战胜澳大利亚呢?真是迷之自信啊!是不是四十强赛后,国足找不到方向了?

src=http___tu.duoduocdn.com_uploads_day_210531_60b4346a2e968.jpg&refer=http___tu.duoduocdn.jpg

一语成谶,国足非但没有如大家预期的那样战胜澳大利亚国家队,甚至全场比赛根本都没有像样的射门机会,无论是结果还是过程都可以说是完败。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期望与实际的结果反差这么大?

对此,每个人可能都有不同的答案。比如,有人指责某些球员状态不好不应该上场,也有人怪李铁没有把所有的归化球员都派上场,当然也有人认为韦世豪没有首发是败笔……这些复盘,并不是没有道理。所谓旁观者清,实际上,李铁在下半场通过人员的调整,国足的边路防守以及中场的组织稍微有了一些改观。当然这也与对方两球领先后主动收缩阵型有关。

但是,所有的技术总结都不能掩盖一个事实:这支中国男足的实力与对手相比,实力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首先,双方在身体对抗上差距最为明显。武磊虽然也尝试着利用其出众的启动速度去冲击对方的禁区。但是苏塔这样的高大强壮的中后卫,只要在武磊前进的线路上卡好位,就好比在武磊的面前立刻竖起了一座厚厚的高墙,纵然武磊速度再快,也立即就被挡了回去。所以,此战我们根本看不到四十强赛上那个像猎豹一样突击的武磊。

其次,澳大利亚队在激烈的身体对抗中,传接球的准确度非常高。换言之,人家不仅有身体优势,技术活也不赖。

澳大利亚攻进的第一球,就是得益于他们一长一短两次精准的过顶传球。首先是一个过顶长传,精准找到了速度很快的马比尔,后者形成单刀。虽然射门被门将球扑出,但是在混战中,塔加特又将球挑传到门前。正是这个精准的过顶短传,正好越过了门将的手指,马比尔抢点射门得分。这两次精准的传球,将中国队的防守体系打穿,非常打击国足的士气,后面的比赛就越发困难。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如此强大的澳大利亚队,我们赛前竟然一点都没有察觉到呢?如果仅仅是普通球迷赛前一边倒看好国足,也就算了。毕竟,球迷当然希望自己球队赢球,而且他们平时也未必有精力去研究中澳足球的实力对比。但是,有足球圈内专业人士也与球迷一样,一点都不顾双方实力的真实差距,赛前很不专业地展望中澳之战,这实在让人对中国足球人的话术感到遗憾。正如前述那位清醒的球迷所言,这样的自信实在是一个谜。

这样的盲目自信看好国足,对国家队的备战没有任何好处,可能只对说话者有好处。如果国家队赢了,算是有先见之明了。如果国家队输了,说的人也没有责任,毕竟看上去也只是美好的愿景。其实,祝福的话当然好,但是作为一名专业人士,如果赛前的祝福中加一句“十二强没有弱队”,也不至于显得那么不专业了。难道真的是赛后才看到中澳之间的“差距”吗?当然不是,只是因为中国足球的话术一贯就与专业无关,只与人情世故有关。

其实,李铁赛前就很清醒地认识到了双方的实力上的差距。赛前的发布会上,李铁只是很得体地表达了为有机会挑战澳大利亚这样的球队感到兴奋。在一片看好国足的声音中,国足主帅倒是很专业得体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这是难能可贵的。李铁这样的教练,在中国足球让人遗憾的话术中,算一股清流。因为他在复杂的情况下,能够以专业方式向外界表达他的观点,而且还不失可信性。

比如,赛后李铁透露了一个信息,就是这次集训时,国脚们的身体普遍比是四十强赛前要疲劳。这或许不是中国队完败的全部原因,但只要稍微熟中国足球的人都清楚,这样的解释是可信的。因为中国职业足球队,很早以前就可以非常便利地通过乳酸监控球员的疲劳程度,以此调整训练强度。只可惜,中国足球的话术充斥着太多毫无专业性可言的车轱辘话,李铁这样的敢说真话的专业人士还是太少。

其实,之前提到的一些专业人士,只是中国足球话术体系中的一员。中国足球话术的本质就是满嘴的人情世故,却与专业无关。每个参与中国足球话题的人,其实都可能会受这样的话术影响。而正是这样的话术,让赛前的舆论一边倒地看好中国队,结果只能被中澳战打脸。中国足球要崛起,应该多一点像李铁这样愿意说点真话的专业人士。如果我们自己的足球专业人士都热衷于人情世故,不把专业当回事,那中国足球还指望谁去振兴?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严益唯

体坛周报资深记者

权威源自专业

“体坛+”是体坛传媒集团旗下《体坛周报》及诸多体育类杂志的唯一新媒体平台。 平台汇集权威的一手体育资讯以及国内外顶尖资深体育媒体人的深度观点, 是一款移动互联网时代体育垂直领域的精品阅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