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 闫羽
巴黎圣日耳曼被皇家马德里逆转,欧冠1/8决赛出局,梅西怎么样了?
这是个耐人寻味的问题,而更耐人寻味的是并没有太多人真的去问这个问题。稍微琢磨一下,这种感觉可以说是相当奇妙,它仿佛是在暗示我们:梅罗时代已然完全成为历史,曾经的绝代双娇并没有“人挪活”,在岁月和环境的双重侵蚀下,这一次他们是真的“回不去”了。
也许会有人疑问:巴黎输球就代表梅西踢得差吗?当然不一定。至少在赛后《队报》的评分之中,阿根廷人在苛刻的法国媒体这里还是拿到了“及格”的6分。这也是巴黎一方的第二高分,仅次于姆巴佩和维拉蒂(均为7分)。就这一点来看,梅西的表现还是“称职”的,假如最终结果是巴黎小胜而非皇马逆转,那他的得分说不定还能再高一、两点。
然而问题的关键,实际并不在于梅西的发挥好坏,关键是他似乎已经完完全全地失去了“主角光环”。老话说高手对决胜负往往在一招之间,而王牌巨星就是能够决定比赛之人——这种角色梅西以前常常扮演,但现在我们会更多地感觉到他的“边缘化”。一会儿是边锋,一会儿又是“拖后组织”,阿根廷人在巴黎的角色时常变化,却并非是在展现他的无所不能。事实是本赛季的梅西只是在换着方式“扮演配角”,毕竟姆巴佩才是这里最亮的那颗星。
鉴于环境和场上角色的变化,梅西在本赛季的数据滑坡一般来说都很容易找到理由来解释,比如“射门变差”是因为他现在的活动区域通常距离球门更远,自然无法保持像以往那样的威力。而“远离球门”又是因为巴黎与巴萨的风格不同,前者没有那么多的来回倒脚、层层推进,而是喜欢更加直接一点。不过话说回来,客场对皇马这一战梅西的拿球机会并不少,触球数和传球数都是本队第二多,仅少于维拉蒂。但即便是这样,阿根廷人也没有挺身而出改变比赛,只是做了一个“角色球员”应该做的事情。
或许就过程而言,我们不应该批判一名“表现合格”没有犯错的球员,但是论效果,这毕竟是一种失败的结局。首回合巴黎圣日耳曼1比0小胜皇马之时,梅西曾因罚点球而遭到舆论的猛烈抨击,这一反应似乎有点过激,但也有人提出疑问:“难道因为他曾经是世界上最好的球员,身上就该有免死金牌不能被媒体差评?”这说的不是没有道理,论能力梅西可能仍然是全世界靠前的那一档,但相比巴黎为得到他付出的代价(超高薪水和放弃选择其他球员的可能性),以及大众曾经的超高心理预期,只能让人吐出两个字:“不值”。
诚然,问题肯定不全出在梅西这里,圣日耳曼队的“头重脚轻”和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也不是阿根廷人来了以后才有的,但论结果就是曾经被称作是“GOAT”的这位不仅无力改变现状,还“随波逐流”加重了大巴黎的病征。所以还应该指责波切蒂诺不会用梅西,或者说巴黎的人员结构、战术不契合阿根廷人吗?那样的说法本末倒置,因为没有豪门会围绕着即将35岁的老将来重新建队。
当脚下的魔力不再,伴随绝代双骄最多的恐怕也就只剩下了流量。说个趣闻,最近公开号称要买下切尔西的一位加纳金矿老板,他的口号就是收购成功后会引进C罗和梅西。这样的言论非常容易惹眼球,但从竞技角度而言哪有多少益处?如今英超蓝军的整体足球踢得正溜,往里塞不能跑太多的老将难度绝对不低。并且就算论流量,梅西也有开始式微的趋势。皇马对巴黎次回合战前,无论西班牙还是法国的媒体都很少讨论与对手熟识的阿根廷人,其中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都明白梅西已经不太可能成为比赛的决定性因素。
当西法两家把焦点全放在姆巴佩身上的时候,天空体育倒是在赛前做了一期专门讨论梅西和C罗的节目。在其中前英格兰后卫卡拉格的看法是梅西虽然去年刚拿了金球奖,但恐怕这已是大家最后一次看到梅罗拿下重要奖杯。而加里·内维尔则附和道:“如果你问某人‘挑一个你最想要的球员加入球队’,现在大家的答案都不会是梅西和C罗,而会是姆巴佩、哈兰德、萨拉赫或者莱万多夫斯基,这是很多年以来的首次。”
鉴于皇马巴黎大战和英超并没有什么直接关联,我们不怀好意的推测天空体育其实是想顺带着评一评最近被各种负面消息包围的C罗,也顺便吹捧一下英格兰联赛的代表人物萨拉赫。按照卡拉格的说法,C罗的表现其实还算不错,37岁了还能为曼联多次破门简直不可思议,但问题是大家都会拿以前的C罗和现在C罗比,那自然就感觉相当糟糕。而这句话换个方向来表述,就是大家都知道葡萄牙人的确老了。
论当下境遇,梅西和C罗有太多相似之处,只不过葡萄牙人仍想当主角所以闹出了很多八卦,而阿根廷人则甘当配角或者说不再可能竞争到主角,显得稍微平静一些。但结果都是一样的,自己过得不太如意,球队看上去也不会在2021-22赛季达到理想目标。如此情况下,我们还能指望未来有“神迹”重现吗?现实一点,应该向梅罗当主角的时代告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