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出局反思②:不重视射手,盖德·穆勒今日无用?

梁熙明12-02 14:43 体坛+原创

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 梁熙明

所以问题根源是,为什么德国队把握能力如此之差?

这就涉及历史的必然,从德国足球进行“技战术革命”的那一天起,就注定有这一天。

学习传控,模仿瓜迪奥拉、西班牙,再加德国固有的体能优势,放手高位逼抢,给德国足球带来丰硕的成功。

但是,足球不存在完美理论,瓜迪奥拉给德国布道传控,后果就是把他重传轻射,偏好传球型球员,轻视天才射手的风气,带进了德国。

所以你看到,勒夫时期克洛泽已经逐渐边缘化,中锋不重要,取而代之的是一大群“内锋”,正统中锋没了,宁可用穆勒这种类型的球员客串假中锋。

但是,射门是足球所有技术中最难的一项,不管传控流风行多久,这仍然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射门的嗅觉,起脚前的位置感是天生的,后天练不出来。

过去,我们能看到范尼、因扎吉、特雷泽盖这类专为小禁区而生的球员,他们在禁区之外显得无用,但一进入禁区,也许一次触球就足以致命。但在传控流持续打压下,这类禁区球员今天已经湮没了。甚至,简中网络语言还为这类球员创造了一个蔑称:饼锋。

传控盛行之下,各级青训中,必然也重传轻射,富有射门天赋的小球员被埋没,被迫加入传球大军,被练成一个平庸的传球员。

一个典型例子就是伊卡尔迪,尽管伊卡尔迪近年来因为个人家庭原因而自暴自弃,但他的射门特点是非常鲜明的,鲜明到与时代格格不入。在巴萨青年队,有强烈射门欲望意识的他,就被强制要求打边路,压制埋没他的射门天赋。

为什么瓜式传控排斥天才射手?因为这派理论认为,一个射门员只有射门一项,显得无用,白占空间,不如多加一个传球员,可以要求他控带、衔接、串联,唯独不要求他射门。反正传控的目的是把球传进门,射门无用!

TELEMMGLPICT000268157839_trans_NvBQzQNjv4Bq7_GYBhXXFUnow37f8viqedb1ZkoF0oN_WXL97ZYBdQ0.jpeg

德国足球历史上,绝对不缺超级天才射手——盖德·穆勒,迄今仍是所有禁区球员仰望的对象,他对机会的嗅觉,门前的把握能力,古往今来达到一个无人企及的高度。但是,盖德·穆勒除了射门,其他方面非常一般,传带极其平庸,身材条件更是普通,如果今天在勒夫或是弗利克阵容里,他是没有一席之地的,他又不能通过传控带衔接前场,身体条件也不足以高位逼抢压制对方后卫,他的出场顺序,会排京多安之后。

为什么弗利克在拜仁横扫天下,在德国队反而打不出来?难道拜仁不是半支德国队吗?

其实我们看少了谁就一目了然了,最大的区别就是——莱万。

坐拥“世一锋”,拜仁的把握能力,不是德国队能比的。

同样,上赛季欧冠皇马屡屡绝地翻盘告诉世人,拥有本泽马这样的超级中锋是多么重要。

所以,德国队的失败,可以简单总结为:不重视射门,到头来被报应了。

德国出局反思①:发挥并不差,把握机会能力太差

德国出局反思③:被传控忽悠瘸了,多少前锋长歪?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梁熙明

体坛周报意甲主笔

权威源自专业

“体坛+”是体坛传媒集团旗下《体坛周报》及诸多体育类杂志的唯一新媒体平台。 平台汇集权威的一手体育资讯以及国内外顶尖资深体育媒体人的深度观点, 是一款移动互联网时代体育垂直领域的精品阅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