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新绎杯特写:路途遥远望而却步,尝试两招化解

谢锐05-13 09:38

记者谢锐北海报道  报名参加首届“北海新绎杯”世界围棋公开赛中国预选的棋手共192人,其中公开组154人,女子组38人,比赛共分为24组进行,平均每个组仅8人,赢三盘甚至两盘即可出线。而出线后,本赛首轮对局奖金即高达3万元,那为何参加预选的棋手没有蜂拥而至呢?

中国围棋协会公布的四月等级分排名中,活跃棋手共有430人,除去直接参加本赛的5人,报名参加本届“北海新绎杯”的棋手人数不到一半。对比一下2023年第二届烂柯杯预选和2017年首届新奥杯预选参赛人数,就会发现此次来北海参赛的棋手比例偏低。

第二届烂柯杯中国区预选赛共225人参加,共分为14个组,平均每个组16人,共进行四轮比赛;2017年首届新奥杯综合预选赛共382人参赛,其中中国棋手248人。参赛人数过多,当时的中国棋院二楼、三楼都被使用,挤得满满当当。

此次“北海新绎杯”参赛人数为何偏低,不妨看看世界冠军范廷钰九段的说法。他在野狐人气争霸赛晋级决赛后,当即在线回答了一些热点问题,其中就有没有参加北海新绎杯的缘由。

范廷钰说,预选赛在外地,舟车劳顿,食宿、机票自理,加上北海也比较远,所以会多考虑一些。现在参赛有时候会看心情,如果状态好,就多参加一些,有时候也会放弃一些比赛,也不仅仅是因为食宿费、路费,掏不起这个费用。因为会考虑,下得好进入本赛,心情还可以;要下得不好,财力、精力和等级分都会受影响。今年的应氏杯选拔,他也没参加,但LG杯选拔就去了。还是看他自己的身心状况,希望在一线多维持一段时间。

北海距北京和杭州这两处棋手聚集地偏远,一些成名棋手如范廷钰首先考虑的不是费用,而是状态;但对于大多数低段棋手而言,参赛费用则是他们的优先考量,像临近升段的尹成志二段、叶子萌初段都没报名参赛,放弃可能升段的大好时机,他们顾虑的还是参赛成本。

也因此,烂柯杯也好,北海新绎杯也好,公开预选还是可以考虑安排在北京、杭州这些大城市进行,韩日棋手均可直接到达参赛。只要宣传报道组织到位,冠名赞助效应同样能达到最高值。  

公开预选会成为世界围棋大赛的主流,参赛人数只会越来越多。不可否认的是,棋手们必须直面参赛成本,尤其是跨国、跨地区参赛,一旦落败随即一无所获打道回府,实在残酷。参赛人数多时,轮次不少,辛辛苦苦打至最后一轮,输了后却前功尽瘁,承受的精神打击更大。

因此,不妨考虑在公开预选的最后一轮发放对局费,胜者进入本赛后有不菲奖金,给予败者一定的对局费,相当于多日奋战后的一点安慰补偿,这既是一种人性化考量,也对参赛棋手们一大鼓励。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谢锐

《体坛周报》棋牌首席记者、编辑

权威源自专业

“体坛+”是体坛传媒集团旗下《体坛周报》及诸多体育类杂志的唯一新媒体平台。 平台汇集权威的一手体育资讯以及国内外顶尖资深体育媒体人的深度观点, 是一款移动互联网时代体育垂直领域的精品阅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