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严益唯报道
在足球比赛中,“球员平均站位”是一项能够直观呈现球队实际战术阵型的重要数据。它通过统计每位球员在比赛中每次触球的位置,生成可视化的平均站位图,揭示球员在场上的真实活动区域。
通过解读平均站位图,我们不仅可以辨别一支球队是在高位压迫还是稳守反击,亦或与对手正面对攻,更可以结合其它数据,精准还原球队的比赛策略与技战术意图。
本栏目将通过五篇文章,聚焦于本赛季最有希望争夺中超冠军的五支球队——上海申花、上海海港、成都蓉城、山东泰山与北京国安,深入对比他们的平均站位图与其他战术数据,逐一“破译”中超BIG5的争冠基因。
本篇为系列第一篇,我们聚焦目前积分榜领头羊——上海申花队。
①平均站位图,看懂“压着踢”的申花
申花队在前八轮联赛中,展现出压倒性的进攻姿态。除了客场与海港队上半场对攻之外,其余7.5场比赛中,所有对手都选择了中、低位密集防守应对申花的强势压迫。
而申花则对每一个对手都毫无保留地施加前场高压,是目前中超唯一真正实现“压着踢”的球队。从球员平均站位图上可清晰看到,申花大多数球员站位集中在中前场,充分展现主动控制比赛的意图。
中超申花VS海港上半场,海港的平均站位图
中超申花VS海港上半场,申花的平均站位图
②从防反到主动进攻:申花战术的进化
与上赛季(尤其是赛季初期)偏向防反的打法相比,本赛季申花更倾向主动出击。对手的“摆大巴”反应,其实也正是对申花主动进攻的回应。这一变化,不仅源于战术意图的调整,也源于人员结构的优化。
中超申花VS海港下半场,海港的平均站位图
中超申花VS海港下半场,申花的平均站位图
③传中效率飙升:一场针对密集防守的进攻革命
上赛季申花主场面对保级球队青岛海牛队时,对手果断在后场“摆大巴”,申花直到88分钟才取得进球,险些被对手逼平。赛后,主教练斯卢茨基承认,申花面对密集防守需要寻找第二套进攻方案,他说:“面对对方的密集防守,我们……会选择更多边路传中加上我们两位中锋的身高优势,这样的打法可能会更加合适……”
“司机”公开发表了此番急需提高球队边路传中的想法之后仅仅过了一个月,边路传中的好手陈晋一就加盟了申花。申花队的球探系统显然与“司机”的战术要求配合默契。申花队的战术升级正在不经意间加快进行。
本赛季,申花场均成功传中高达9.1次,远高于排名第二的泰山队(7.0次),而上赛季申花的这一数据仅为6.6次。这一跃升,正是破解密集防守的关键。
其中,主力左后卫陈晋一的表现尤为亮眼。他前八轮场均贡献3.2次准确传中,贡献了全队超过三分之一的场均准确传中。对比来看,上赛季主力左后卫杨泽翔尽管表现很好、甚至入选国家队,但场均仅0.6次成功传中,面对密集防守时明显乏力。
可以说,陈晋一的加盟,是申花战术升级的关键一步,也体现出教练团队和球探系统在战术意图与引援方向上的精准协同。
④防线承压,但胜率不减:申花的“以攻代守”逻辑
主动进攻的代价是防线压力加剧。前八轮联赛中,申花仅完成1场零封,累计失球10个,而上赛季申花队仅丢20球。
但与此同时,凭借高效率的传中与中锋支点的压制力,申花仍维持高胜率。即使几乎每场都丢球,但总能有惊无险地通过进攻解决战斗。如今的申花,已经呈现出一点“去年的海港味”:不再以防守起家,而是靠持续火力赢得胜利。
⑤"矛盾大战"将至:申花进攻对阵蓉城铁防
当然,申花的进攻效率是否足以支撑他们走到最后,还需接受泰山、蓉城等强敌的检验。特别是防守端在中超一枝独秀的蓉城队,将成为申花攻势足球的真正试金石。
顶级强强对话即将上演,积分榜第一的申花与防守最佳的蓉城正面对决,将是“以攻代守”与“坚固铁桶”的顶级碰撞,也是我们解锁中超BIG5争冠基因的下一块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