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谢锐武夷山报道 2013年6月,中国围棋协会与中信集团共同创办“中信杯”中国女子围棋甲级联赛,至今该赛事已持续举办11届,新一届联赛将于5月13日在福建武夷山开幕。“513”也正好是武夷山的谐音,开幕式亦于5月13日下午5点13分举行,这一切都为本届女子围甲联赛留下深刻印记。
女子围甲联赛共十支队参赛,每队三人,外加替补,囊括了国内实力排名靠前的所有女子职业棋手。因为有联赛的持续稳定举办,十支队所在的俱乐部或者棋牌运动管理中心、棋院纷纷招收一线棋手,形成稳固基本盘。在此基础上,05后乃至10后女棋手不断涌入,选择走上职业棋手道路。经过十余年的休养生息,国内女子围棋生态圈渐成。这其中凝聚了中信集团、中国围棋协会一众心血。
报名参加本届女子围甲联赛的共有40人,其中60后2人,80后2人,90后14人,00后22人,经过十年培育,00后已成女子围甲联赛的主体力量。生于2005年以后的棋手共有14位,生于2010年后的有两位,她们当中年龄最小的谢佳言初段生于2012年,女子围甲联赛2013年创办时,她才刚刚出生。
稳定的比赛机会和收入来源,是构筑职业生态圈的前提。女子围甲联赛刚刚出炉时,仅有八支队报名参赛,每队仅有2名棋手,反衬出当时中国女子围棋的青黄不接现状。
2015年,后来在女子棋界成为翘楚的周泓余开始参加女子围甲联赛,时年仅为13岁,当年她即有战胜芮乃伟九段、李赫六段、宋容慧五段等一线高手的壮举,随即坐稳联赛主力位置,如今已是国内女子棋界等级分排名第一的高手。但如果没有联赛,她能否继续走职业棋手这条道路,会不会跟当年的徐莹五段、叶桂五段一样不得不在当年之年调整人生赛道,都属未知数。
与周泓余命运相当的还有分别出生于2004年、2006年的唐嘉雯六段和吴依铭六段,她们先后定段于2017年和2018年,其时女子围甲联赛已经平稳运行了数年,她们的家庭在下决心走职业棋手这条路时,肯定经过了“长考”,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没有女子围甲联赛的依仗,她们的职业棋手生涯很可能还没开始就已结束。
当今棋坛有一拨“水壶棋手”,她们生于2010年左右,比赛时就像上学一样拎着各种各样的水壶,集中于2022年、2023年定段,绝大多数出自于杭州棋校。她们中有马加特、桂诗云、王舒瑶、赵千越、刘子葭等等。在各大比赛预选赛,她们的出现已然成势,目标直指未来的女子围甲联赛。是女子围甲联赛给了她们进军职业棋坛的底气与希望。
就像围甲联赛构筑了中国职业围棋体系一样,女子围甲联赛也成就了半边天的职业生态。这也是中国女子围棋能与日韩抗衡、并且一定会超越的根基,与各大杯赛相比,联赛才是源头、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