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王晓瑞报道
6月30日,是喀什足球乃至新疆足球应该被记住的一天。历经7天26场比赛激烈角逐,第二届“喀什杯”国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决赛在岳普湖县体育活动中心落幕。最终,梅州客家青年队通过点球决战,击败塔吉克斯坦足球学院队捧杯。
这仅仅是一场青少年交流赛,但现场上座率足以羡煞。决赛之夜,场馆座无虚席,气氛紧张热烈,从山东、广东、乌鲁木齐、阿克苏、和田、阿图什、喀什、疏勒等地赶来的球迷,与1.7万名岳普湖群众一起,在山呼海啸的欢呼和呐喊声中,见证这场巅峰对决。“这场比赛非常艰难,但我们拼到了最后一刻。听到现场球迷热情的欢呼后,我感到所有的努力都值得。这场胜利属于我们团队的每一个人。”赛后,梅州客家球员王贺毅难掩激动之情。事实上他们在比赛中,经历了两度落后,两度扳平的跌宕起伏,最终笑到最后,属实不易。
但要知道,这次前来参赛的塔吉克斯坦足球学院队名头不小,正是其U15国少队的雏形。在小组赛阶段,该队发挥便是可圈可点,2胜1负晋级8强。而一路走来,又接连淘汰了夺冠热门俄罗斯西伯利亚足球俱乐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足球俱乐部。也正因此,很多国内球队都很期待能与他们过招,“‘喀什杯’虽是第二届举办,但赛事规模、氛围、保障都堪称一流。邀请中亚和俄罗斯强队前来参赛,这种国际交流平台对国内球队的锻炼意义非凡。”即使带队豪取桂冠,梅州客家队主教练郭子超仍展现出对于对手的尊敬。
无独有偶,在这些国外队的眼中,能够参加“喀什杯”也是一种荣幸。比如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足球俱乐部主教练阿扎马提·阿不都拉伊莫夫:“今年赛事充满竞争力,从小组赛起就面临严峻挑战。”他还说:“我也期待能够在塔什干举办类似的比赛,与中国球队重逢。”
其实不仅是在场内,球场之外,参赛队们还领略到当地风土人情,以及抓饭、烤肉、石榴汁、烤包子等喀什特色美食,花帽巴扎上,各式花帽也让球员们爱不释手,赞叹不已。
正如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队教练伊利亚斯·穆哈梅贾诺夫感慨:“喀什是一座国际化城市,既保留了传统建筑,又有现代商厦和宽阔干净的街道。这里的人民热情好客,我们非常喜欢来到这里,希望今后再有机会交流足球技艺,增进友谊。”显而易见的是,这项赛事不仅呈现出足球世界里的高水平竞技,更成为促进中国与中亚国家体育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而对于岳普湖县老百姓们来讲,这是一次难得的盛宴。他们是幸福的,因为在新疆,拥有国际足联认证专业球场的城市屈指可数,许多人都通过这次“喀什杯”一睹国际赛事风采。短短7天时间,从最初几千人的上座率,到决赛当晚1.7万人助威,这份高涨的热情以及对于足球的热衷,愈发让人有所动容。在这一刻,足球不仅是运动,更是一种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人们因热爱聚集到一起,共享快乐与激动,产生心中的共鸣。
有人说,“喀什杯”的举办,温暖了人心,凝聚了人气。它把天南海北的人们联系在一起,生动地呈现着现代中国的面貌。而让更多人为之欣喜的,是一幕幕温情与和善。伴随终场哨响,绿茵场上的灯光已渐次熄灭,但巴扎上的烟火依然升腾。仲夏之夜,正是足球与风土碰撞出的火花,点亮那喀什的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