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谈论职业自行车赛场上最成功的车型时,也许会立即想到Pinarello Dogma F或S-Works,但BMC Teammachine SLR 01在自行车史上同样占据一席之地——这款征战赛场14年的战车拥有辉煌的冠军履历。初代车型曾助力卡德尔·埃文斯在2011年成为首位赢得环法总冠军的澳大利亚人;五年后,格雷格·范·阿维马特携第二代战车在里约奥运会强势夺金。
如今,BMC正式推出第五代车型——这款车型不仅将成为下一代职业车手的利器,更是全球骑行爱好者中最受欢迎的型号。凭借卓越的空气动力学性能,Teammachine R 01依旧可能是车队的比赛用车,但BMC工程团队认为SLR 01在轻量化、刚性和舒适性之间达到了最佳平衡。帝舵职业车队计划在环法的一些关键高山赛段使用这款全新的SLR 01,且部分车手已在本月举行的环多菲内和环瑞士赛中进行了实战测试。
刚性如初 减重16%
相较上一代车型,全新SLR 01最关键的升级在于实现16%的减重——前叉、车架及座管(54码)整体减轻了222克。BMC官方透露,这一突破得益于三大技术革新:减小迎风面积、优化管型轮廓、重新设计前叉。据品牌方公布的数据,54码SLR 01车架组重量为1,173克(车架700克/前叉339克/座管134克),实际因涂装方案略有浮动,但整车装配后重量可控制在6.6公斤(不含脚踏)。
作为BMC旗下的顶级爬坡车型,重量无疑是此次升级的核心指标。然而,他们在追求减重的同时并不想牺牲任何刚性:“最新款Teammachine SLR 01代表了纯粹的性能进步——在保持与前代车型同样爆裂的刚性和加速性能的同时,车架组重量减轻了16%。”
BMC运用有限元分析技术对自行车的三个不同部位的刚性进行了测试:后三角刚性、前三角刚性及整体刚性。新一代车型称其整体刚性与第四代车型及现款Teammachine R 01保持一致。
车架设计与轮胎间隙
在追求车架轻量化的同时,BMC并未放弃对平路速度的执着追求。车架部分的设计借鉴了Teammachine R的竞速基因,通过计算流体力学模拟、风洞测试、场地赛道测试,全新设计的前叉与优化后的迎风面带来显著空气动力学增益。官方宣称,与第四代车型相比,车手与整车的气动协同效应可提升2.2%的巡航速度。
新款SLR的轮胎间隙从30毫米增加至32毫米,但BMC确认这款车的最佳适配轮胎宽度为26毫米——在当前28-30毫米宽胎逐渐成为主流的行业趋势下,这一选择颇具深意。尽管如此,这家瑞士品牌表示,SLR的设计依然非常注重舒适性:“让车成为车手真正的延伸,在每一次下坡提供信心,在每一个弯道灵敏响应。”
基于车手的实战反馈,BMC对SLR的座管角度进行了调整,使其更放松一些。同时,为满足自行车的适配需求,他们将提供三种不同的座管偏移设定:现有的10毫米和25毫米,以及即将推出的0毫米选项。
在车架外观方面,第四代和第五代的几何尺寸保持一致,但在管型、管廓和管件连接部位呈现显著变化。同时,车身配色全新且醒目,设计上巧妙地融入了BMC标志。顶配版本的车架有黑红配色(SRAM套件)和藏青白配色(Shimano套件)两种选择。
首骑测评
新车的发布仪式选址在瑞士乌里州的安德马特——这里也被正式确立为帝舵车队的新总部。在发布会前夕,Tristan Rees在安德马特提前近距离了解了SLR 01的创新升级,并完成了首骑体验。
首日晴空万里气温宜人,次日翻越富尔卡山口时却遭遇5℃低温雨战。在多变的天气和各种路况中骑行SLR(陡峭的爬坡、快速的下坡、平坦顺畅的山谷路段,以及偶尔出现的崎岖路面),为测试这辆车的多功能性能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正如预期,当开始爬坡时,这辆车的轻量化优势展露无遗——无论是坐踩还是起身摇车,车架的刚性都能高效传递动力。最令人惊艳的是在湿冷的下坡路段。尽管我被冻得浑身发抖,但这辆车的操控依然让我感到非常安心,即便在湿滑狭窄且急弯不断的下坡路段也给了我极大的信心。在遇到路面裂缝或碎石时,整车也依然保持着灵活的操控。”
“这辆车在山地中感觉像一位可靠的伙伴,虽然测试路段多为连续爬升或俯冲,但在爬坡间的平缓路段,我仍能明显感受到它的气动优势——只需压低身体保持流线姿态,便能切实感受到低风阻带来的速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