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奔斗:郭涵煜的“不甘心”和“推一把”

张奔斗07-05 07:38 体坛+原创

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 张奔斗

我还从来没采访过郭涵煜呢!好奇是个什么样的姑娘。

刷到过她一些双打片段,无论是全面的技术能力、还是松弛阳光的笑容,都留下了印象。感觉应该是个爽朗坦荡的人呢,比较E的那种。

image.png

确实是说话井井有条,待人落落大方。E不E不知道,泪点看来是比较低。说到在低级别赛事中的奋斗与挣扎,眼眶泛红,声音打颤,随即自己给自己解围:“我怎么把自己给说哭了,我这人泪点比较低。” 眼中含泪又笑出来的样子,很有些动人。

如果说郭涵煜的网球生涯有什么动人的关键词,那就是“不甘心”,以及“推自己一把”。

在无法出国参赛的那几年里,郭涵煜已经去西南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好好读了两年书,对运动心理学尤其感兴趣。从小过惯了天天打球、什么事都听教练安排的生活,两年的大学生活让她过上了另一种人生,也让她有时间沉淀和思考。

思考的结果就是,“我还是想回到球场再努力一把,我不想让自己后悔。”结果刚复出就后悔了,后悔大学期间为什么没多练练球[哈哈]慢慢适应之后,与蒋欣玗配对取得一连串不错的成绩,“我等于是被推着进入到了巡回赛,没有选择地成为了一名双打选手。”

二十六七岁,起步比较晚,年龄不能算是新人了,但郭涵煜心中的“不甘心”又冒了头,并且在内心中的音量越来越震耳欲聋。“如果只打双打,巡回赛的环境和收入其实都不会太差,也没有那么辛苦。但我总是还想在单打上再努力一下,拿不定主意时,因为我是在星河湾俱乐部训练嘛,马伟开教练推了我一把,鼓励我去尝试,这给了我底气。”

郭涵煜双打排名30位左右,单打排名300位左右,任何一个单双打排名差别过大的球员,都会面临参赛级别无法匹配的困境——如果留在巡回赛专心双打吧,那么单打基本也就废了;但如果回到低级别赛事去奋斗单打吧,明明有机会打的巡回赛双打肯定会被耽误。

郭涵煜选择了那条比较难的路。一两年就在双打项目打进了大满贯和巡回赛,说明她的双打是有实力的,“而且双打还能打好久,单打我还是要推自己一把。我没有固定教练,一个人去打低级别赛事,会日常面对很多困难。ITF总奖金3万5的赛事,一个星期可能只提供一筒训练球;订不到酒店,也根本没人会管你。”

正是说到这里时,她的眼眶开始泛红,但她随即转而说:“但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如果别人可以,那我一定也行。尤其这半年,我慢慢体会到了克服各种困难带来的乐趣。”

所以,郭涵煜今年上半年采取了“弃双冲单”的参赛策略。当然也不是完全放弃啦,大满贯肯定打,上半年双打总共只参加了六七站,还赢得了年初阿德莱德与汉堡草地热身赛的冠军。她把时间和精力更多用来参加一连串低级别赛事的单打,单打排名也从年初500位之外打到目前的278位,继续向着大满贯单打资格赛的准入线努力。

中国女网知名选手众多,郭涵煜并非关注度很高的一位。但听她聊完,感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战争,每位球员都有自己的奋斗和思考、焦虑与困境——而每个人的奋斗,都值得被尊重。

郭涵煜最喜爱的球员是安德莱斯库,“她在场上能做很多事情,可以打得很凶很快,不顺利的时候又能尝试很多花样。她性格也很好,非常E;当我告诉她我对她的喜爱,她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

可以打大满贯双打,也享受在低级别赛事项目中单打的奋斗,还有机会告诉喜爱的人对于对方的喜爱——这些,都是网球带给郭涵煜的。网球带着郭涵煜走遍世界的众多城市,遇见很多人,也走过自己内心的每一个角落,她正全心享受着网球带给自己的每一段经历,和每一份触动。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张奔斗

《体坛周报》网球首席记者,ATP最佳媒体奖得主

权威源自专业

“体坛+”是体坛传媒集团旗下《体坛周报》及诸多体育类杂志的唯一新媒体平台。 平台汇集权威的一手体育资讯以及国内外顶尖资深体育媒体人的深度观点, 是一款移动互联网时代体育垂直领域的精品阅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