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王晓瑞大连述评
东亚杯一触即发,坊间一片低调,似乎看不到太多利好“久尔杰维奇号”的元素。于是,人们只能用历史憧憬未来,期望新国足翻版3年前的丰田之旅,乃至2005年、2010年的夺魁神迹。
愿望是美好的,但这种神迹真的是想复制就能复制的吗?就说在3年前,“杨家将们”踢得确实不差,除拿下中国香港队,还在次战0比0逼平日本队,要知道那是一支以U23年龄段为班底组建的准亚运队(附带谭龙、蒋光太两名超龄球员),无论从比赛经验还是阅历上,都要远逊于日韩,甚至港足。最终拿到4分,属实不易。而且在东亚杯历史上,中国队很久没有突破“3分大关”。可惜的是,在当年较为复杂的足球大环境下,这一成绩在日后并没有被过多地予以总结,也就更谈不上形成了多少成功的经验。
但久尔杰维奇固然不是扬科维奇。作为代理主帅,经验的空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但在两相对比之下,更为紧迫的麻烦,在于久尔杰维奇根本没有3年前扬科维奇充分的备战空间。上届东亚杯首战前,表面上看,中国队也只有8天的准备时间,但那时的“杨家将们”早已累计组队长达两年半之久(2019一整年,外加2020年12月至2022年6月),业已打过迪拜杯、“一带一路”邀请赛等,无论队员间的磨合程度,还是建队战术体系,早就已经非常成熟。
相反,久尔杰维奇的处境无疑是十分尴尬,尽管现有球队中也有近10名球员与他有过共事,但毕竟这些人是分布在两支球队(99/00年龄段亚运队、05/06年龄段国青队),光是把他们捏合在一起,就得花费不少精力,更何况还有一大部分国脚,之于久尔杰维奇就是纯新人。再加上久帅与伊万的战术理念有着本质的区别,甚至可以说是颠覆,从任何角度来看,久帅面临的考验都不小,更别说在只有5天时间的情况,何谈期望他能带出什么奇迹?
显而易见的是,对比洪明甫、森保一和韦斯特伍德,留给久尔杰维奇用于规划、甄别、磨合和强化的时间,简直是太少了。说好听点,即将出现在韩国的这支新国足,越看越有点儿南北明星队的味道——一如上世纪末,在甲A和K联赛之间,时常在每年底举办一项中韩联赛明星队对抗赛。可说得难听点,中国队的备战基础和条件,根本就与韩日港不在一条起跑线上。
以韩国队为例,经过洪明甫一年带队外加世预赛洗礼,即使没有孙兴慜、黄喜灿和李刚仁等旅欧大将助阵,其阵中的赵贤祐、李太锡、朴珍燮、金镇圭、李东炅、全晋旴、吴世勋等人,也都在18强赛中扮演重要角色,甚至逼近主力位置,基本上属于世预赛的“韩国二队”配置。而中国香港队在韦斯特伍德的带领下,同样已历经近一年外加11场比赛的练兵,日渐成熟,炉火纯青。包括在前不久的亚洲杯预选赛中,他们也顺利击败印度队,可谓士气大振,此番来韩,定是不愿意垫底,拒绝陪太子读书。
相比之下,或许森保一所祭出的“日本三队”还能与之一战,而且,日本队历来喜欢在东亚杯以两套阵容出击。包括在3年前,中国队能够逼平日本队,某种程度也是得益于日本队在第二场比赛中,做出了对比首战更换11人的超级大轮换。当然,事后也有很多日本媒体批评森保一在面对中国队时过于托大。可恰恰是如此,有了3年前在丰田球场的教训,再次与中国队在第二轮交手,森保一还会第二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吗?显然,此消彼长之间,可以断言,此番东征韩国,中国队从内容到结果,复制奇迹难度很大。
当然,也有人或许对此持不同的看法。比如12年前,现任国足技术总监傅博代理国足主帅之际,不也曾在韩国一鸣惊人,平日韩,擒袋鼠,夺亚军?但可曾想,那时候的傅博在火线救主前,早已经累计当了长达4年的国足助理教练,外加两年的U22国家队执教经历,其对帐下球员的熟悉程度,以及彼此间的磨合,也远比今时今日的久尔杰维奇雄厚很多。包括2010年和2005年的两次夺冠,无论高洪波还是朱广沪,也绝不是仓促上阵,临时救急。诚然,朱广沪当年在韩国也一度用上陈涛、赵旭日、郜林等新人,但彼时被公认的国足脊梁,其实还是李蕾蕾、谢晖、孙祥、张耀坤、季铭义等嫡系爱将,东亚杯前,朱家军更是先后与西班牙、爱尔兰有过交手,洲际比赛经验日趋成熟。至于2010年的高家军,也就更加无需多言,出征日本前就已有半年功底,更何况还接连平德克伊,亚洲杯预选赛出线,所以在味之素,邓卓翔的横空出世绝不是高家军的心血来潮,而是夜以继日累计半年的磨合成果。但是久尔杰维奇呢?用5天时间去复制前人的神迹,“于无声处听惊雷”?难上加难之际,又怎能让人怀揣更大的憧憬,比如人们想象中的蒯纪闻成为邓卓翔第二。
组队不到一周,8天内又连战三强,对久尔杰维奇来说,东亚杯无疑是一次冒险之旅,如此来看,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也只能寄望三个对手掉掉链子,或者装装样子。否则,以久帅所面对的现实,龙仁之旅,举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