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洁:当年我怎样用外卡打入了温网四强

张奔斗07-07 13:07

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 张奔斗

2008年伦敦的那个夏天,当郑洁来到全英草地俱乐部时,她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获得了正赛外卡。

那一年,她刚刚从严重的脚伤和手术后复出。凭借深厚的实力,还是在法网赛上通过3轮资格赛,又在女单正赛打到第3轮。但张宇看着心疼了,“先得打3轮资格赛,即便进了正赛也已经很累了。你两年前不才拿过温网女双冠军吗?要不,外卡申请一个试试看?”

a978b9620e56c1174ac9a6a915d19bdd.jpeg

他们通过中国网协发出了外卡申请,温网还真给了。但因为没有及时查收邮件,当郑洁、张宇和孙甜甜以及张琪教练来到温网要参加资格赛时,裁判长看到郑洁很吃惊:“你来这里干什么?温网不是给了你外卡吗?”

可把郑洁和张宇高兴坏了。回忆起17年前的往事,张宇至今还一脸的美滋滋:“那时候球员都还没来温网呢,根本不存在抢场地之类的事情,随便练;加上我当时也年轻,能在训练中提供足够的对抗强度,郑洁等于是比其他人在温网多练了将近一礼拜。”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郑洁在2008年温网上演了“外卡奇迹”,其实首轮对手齐布尔科娃就是名将,第3轮更是爆冷了世界第1伊万诺维奇,接着又淘汰了扎维与瓦伊迪索娃两位种子选手,成为第一位打入大满贯单打4强的中国球员,最终在半决赛被小威挡住了去路。那一届温网,让郑洁的世界排名从133位重返到第40位。

和大多数中国球员一样,郑洁从小几乎没接触过草地网球,直到2004年首次参加温网,才第一次在草地上打球。“弹跳不规则,也很低,还往前蹿,和硬地与红土真是完全不同。尤其是刚从红土赛季过来,反差就更大。”

那么,郑洁为何能够打好草地呢?别忘了,除了2008温网女单4强之外,她2006年还和晏紫拿过温网女双冠军呢!

微信图片_2025-07-07_125800_700.jpg

“首先我个子不高,重心低,草地上球正好弹跳到我腰部位置,打起来顺手。另外,我击球本来就偏平击,也适合草地。再就是,我是抢节奏的打法,草地上更加快了我的节奏,而那些力量型球员没有充足时间拉开架势去发力。”郑洁总结道,随即话锋一转:“但最重要的,还是我在草地击败过多位高手,比较有自信和底气,而自信心对职业球员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一点。那时候每到草地赛季,其他球员也会对我说——又到了你最喜欢的草地啦!这些对我也都是积极的心理暗示。”

当然,草地上也需要有针对性的训练科目。郑洁回忆说:“那时候法网赛一旦被淘汰,立马在健身房里开始模拟草地的体能训练,比如下肢力量、脚腕力量、膝盖力量以及静力训练等等,有助于草地上的移动,否则脚下更容易打滑。”

当我感叹17年前国家队的训练内容已经这么科学了时,郑洁和张宇都表示同意:“网球在我们国家真的是最先走入国际化的项目,不仅是击球技术上的训练方法,更在于体能和康复等各方面,都按照国际化的标准来。”

郑洁这时候开玩笑说:“比如按照中国的理念,脚不好医生让我热敷;但按照国外康复师的说法,却应该冰敷。我只能对他们说——我可只有一只脚受伤,你们先讨论个结果出来,我到底该热敷还是冰敷呦!”

大家知道吗,郑洁职业生涯的最后一站赛事,就是2015年的温网;今年重返温网参加元老赛,也恰恰是她退役10周年的纪念。

微信图片_2025-07-07_125806_266.jpg

尽管去年就已经来温网参加了元老赛,连续第二年重返全英草地俱乐部,郑洁的内心仍然止不住翻涌。“前两天去中央球场拍一个片子,因为和场地太近了,脑袋中一帧帧的画面,就跟过电影似的。”

郑洁说,要不是当年温网赛后发现怀上了孩子,她肯定还想继续打下去的,因为对网球实在是很喜欢。不过,退役后这10年,她也一直在网球圈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同样很享受。对于中国网球的发展,她当然时刻密切关注。前两天我写郭涵煜的文章下,郑洁还留言,“每个球员能走到大满贯赛场,都付出了很多。挖掘不为人知的故事,更触动人心。”她这回还和张帅聊了很久,感到网球不仅改变了张帅的人生,还让张帅像是变了个人;当年张帅大满贯14连败时也跟着发愁的郑洁,如今为张帅的松弛和丰富而感到欣喜。

“网球教会了我很多东西,我也得到了更多的选择。我总是鼓励年轻选手,现在的努力,是为了在未来能拥有更多选择——无论从成就和地位的角度,还是说财富的积累,当球员时努力拼搏,既是为国争光,也是让自己退役后,能继续做自己喜爱和擅长的事情。”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张奔斗

《体坛周报》网球首席记者,ATP最佳媒体奖得主

权威源自专业

“体坛+”是体坛传媒集团旗下《体坛周报》及诸多体育类杂志的唯一新媒体平台。 平台汇集权威的一手体育资讯以及国内外顶尖资深体育媒体人的深度观点, 是一款移动互联网时代体育垂直领域的精品阅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