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兴:女足还是没有冠军命!有好苗子尚需雕琢

马德兴07-17 09:48 体坛+原创

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马德兴韩国水原报道

2025年第9届东亚杯女足赛昨天(16日)在韩国水原落下帷幕。以基本是最强阵容出战的中国女足还是没有冠军的命,在最后一场对阵以二线阵容出战的日本女足的比赛中虽创造了不少机会,但还是未能取得进球,0比0互交白卷,从而最终以1胜2平积5分、因相互间进球数少1个而获得亚军。至此,中国女足在今年年内最重要的一项赛事中就此划上了句号。纵观女足的表现,用“有希望但前景难测”来形容或许是最为贴切的。

image.jpg

①新老交替尚未完成

此番出战东亚杯赛的中国女足可以说是正处新老交替之中,尽管中国足协在出征之前没有对外公布此番出战的目标,但内部则是希望能够结束女足从未染指冠军的历史。从这个角度来说,最终只获得亚军,多少令人感到遗憾。特别是,在对阵东道主韩国女足的首轮比赛中,在连续两次领先的情况下,上、下半时的伤停补时阶段丢球,只能以2比2与对手言和。特别是下半时伤停补时第4分钟的丢球,更是让中国女足最终与冠军失之交臂,着实令人扼腕。当然,三场比赛没有败绩,而且力压日本二队,也算是可以令人接受的。

更为重要的是,本届东亚杯女足赛上,女足队伍的不少年轻球员还是展现出了实力,甚至可以说是通过本届东亚杯赛,已经在国家女足队伍中站稳了脚跟,这样的收获或许比冠军更为重要。譬如,像22岁的邵子钦以3球成为本届赛事的最佳射手;20岁的门将潘红艳在对阵韩、日的两场重要场次中首发登场,经受住了考验;20岁的霍悦欣对阵中国台北队以右后卫首发、对阵日本队替补登场;19岁的王爱芳在对阵日本队的比赛中也首发出场,且表现很不错;更有像28岁的吕亚童完成了国家队的首秀;等等。这些新生力量的加入,无疑让中国女足内部加剧竞争的同时,也更进一步提升了整体的战斗力。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中国女足的更新换代相比之下还是有些晚了,因为在2024年5月份正式任命米利西奇出任女足主帅之后,当时的中国女足面临着连续两年没有大赛的任务,女足就应该马上展开换血、启用更多的年轻球员,特别是像参加过2024年3月份的U20亚洲杯女足赛中的众多球员应该被大胆提拔直接进入到国家队中,因为那届U20亚洲杯赛上,中国女青队尽管未能杀入四强、拿到女足世青赛参赛权,但因为是和最后的冠亚军朝鲜队、日本队同组,而且朝鲜女青队和日本女青队也是同年哥伦比亚女足U20世青赛的冠亚军,朝鲜女足横扫亚洲和世界,但唯一一场平局就是与中国女青队战成1比1。换而言之,中国女青队是具备了相当的实力,只不过有时足球比赛的胜负还需要些运气。而且,女青姑娘们在比赛中的表现相当出色,像前面提到的潘红艳、王爱芳、霍悦欣以及未能入选这次东亚杯赛阵容的汪思倩等都是那支女青队伍中的中坚力量。

image (1).jpg

当然,因为米利西奇已经远离足球有一段时间,而且上任之时对中国女足的情况基本可以说是“两眼一抹黑”,需要时间来逐步熟悉与了解中国女足的现状。所以,上任伊始,女足队伍依然以老面孔为主,直至差不多一年之后,才开始启用更年轻的球员,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是,相比韩国女足、日本女足,中国女足的换血显得有些晚了。因为韩国女足主教练申相又在去年10月份才开始接手,但因为其助手朴润贞是原韩国U20女青队的主教练,所以此番换血的幅度和力度远超过中国女足,此番东亚杯女足赛之前,申相又就表示韩国女足已完成了新老交替,甚至公开表达过想要在东亚杯赛上夺冠的想法。尽管没有战胜中国女足与日本女足,但最终还是如愿夺得了冠军。

征战东亚杯赛,一方面是展现自己的实力和水平,同时争取最好成绩;但另一方面更是洞察和了解对手的好机会。当我们在为自己女足姑娘们的表现欣慰之时,更需要看到我们对手的变化。

②有好苗子尚需雕琢

某种程度上,米利西奇是幸运的,因为手里还是有不少好苗子可用。譬如,水庆霞时代后期,中国女足最令人头疼的或许是中锋的人选。2003年出生的邵子钦当时或许还小,尽管有王珊珊,但因为没有好的中后卫,所以王珊珊一度被后撤到中后卫位置上。但王珊珊的后撤让女足少了“箭头”。而身高接近1.80米的邵子钦的彻底涌现,让中国女足找到了箭头。而且,这样的好苗子在整个亚洲女子足坛也是不多见的。而且,邵子钦的支点作用、头球的冲顶以及场上不惜体能的跑动,且还有一定的速度,这些都是她未来成为中国女足新领军人物可以依靠的先天基础。

再譬如门将潘红艳,尽管在本届东亚杯首轮对阵韩国女足的比赛中,外界对小潘的非议不少,但潘红艳的身体素质同样是亚洲范围内不可多得的,对阵日本女足再次首发,说明了教练组对其的信任。这显然有助于潘红艳的成长。

类似的例子可以举出不少。以目前中国女足的现状与实力,“立足亚洲、冲击前三”是比较务实的。纵观亚洲范围内,想要找到邵子钦、潘红艳这样的“一头与一尾”的球员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于是,如何针对有潜质的好苗子专门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这恐怕是摆在教练组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起源于荷兰、遍及欧洲足坛的“IDP(Individual Development Plan,个人发展计划)”就显得极为重要,就是针对某个球员的特长与弱点展开有针对性的特训。当然,这种“特训”并不局限于邵子钦与潘红艳,现在国家女足中的每一名球员都有必要接受这种特训。

image (2).jpg

尽管这些球员日常都在俱乐部球队,国家队教练组只能在国家女足集中时才能亲自展开辅导。但如何进一步加强国家女足与俱乐部球队、主教练之间的沟通、联络,将国家队延伸到俱乐部,这恐怕是摆在女足国家队教练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不止于此。在本届东亚杯赛上,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是:很多女足球员在国家队中所司职的位置与俱乐部球队大相庭径。这或许是国家女足根据目前的队伍人员情况做出的选择。那么,如何将这种调整进一步延伸到俱乐部?这同样需要教练组与地方俱乐部进行沟通、交流。

在我们为女足涌现出不错的后备力量而感到欣慰时,我们更应该注意到:目前中国女足最大的短板恐怕还是在后防线上,即中后卫位置上。吴海燕作为32岁的老将,打满了本届东亚杯赛的全部三场比赛,与之搭档的是汪琳琳和窦加星。两位“00后”中后卫从上届开始就不断被委以重任,但至今依然很难挑起大梁、独当一面。这某种程度上也与女超联赛开始依靠外援有很大关系,一如男足中超联赛。那么,如何在明年亚洲杯赛之前挖掘出更合适的中后卫人选?这显然是留给教练组的一大难题。

③明年才是大赛之年

对主教练米利西奇和他的助手而言,坦率地说,2024年和2025年是相对“舒适”的两年,去年5月份上任之后并无大赛任务,而且由于女足本身在国内的关注度不高,这就使得米利西奇和他的队伍可以避开外界的各种声音。此次东亚杯赛最多也就算是一个小考,但还是没有拿到理想的成绩来为自己上任一年多来的工作给出注解。接下来,中国女足今年年内更无大赛,最多也就是国际足联指定的女足国家队比赛窗口期,可以安排一些热身赛。当然,因为全运年的关系,各地方女足肯定会更关注全运会女足赛,相比之下,国家队的热身赛反而并不是最重要的。

但是,全运会结束之后,中国女足将在2026年面临着两大赛事任务,即明年3月份在澳大利亚进行的女足亚洲杯赛和9月份在日本进行的亚运会女足赛。届时,中国女足将面临真正的考验。女足亚洲杯赛,尽管中国女足是以卫冕冠军身份直接晋级决赛阶段比赛,但在决赛阶段分组抽签时,中国女足将只能是以第二档次队伍参加分组抽签,因为亚足联已经决定按照国际足联的世界排名来进行分档。这就意味着:中国女足在小组赛中肯定将遭遇澳大利亚、日本和朝鲜三强中的一队。以目前中国女足的整体实力,恐怕与三强之间的实力还是有差距的。

如果中国女足无法取得小组第一,就只能以小组第二的身份晋级淘汰赛,但1/4决赛的对手有可能是其中一个小组第一名,也有可能是其中一个小组的第二名。这需要看中国女足被分到哪个小组。一旦遭遇小组第一,则中国女足面临着有可能无缘四强的尴尬!而且,如果迎战其中一个小组第二,假设是韩国女足,中国女足能否有把握战而胜之?没有人可以给出肯定的答案。这其实也是记者缘何在先前打完与韩国女足的比赛后强调女足要有“忧患意识”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我们亟需提高自身的硬实力。

至明年9月份的日本亚运会女足赛上,尽管澳大利亚女足将无缘参赛,但日本、朝鲜以及韩国三强依然是我们想要争取好成绩时所必须要闯过去的“坎”。

当我们在为女足姑娘们5比0大胜乌兹别克斯坦队、5比1大胜泰国队而感到高兴时,我们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亚洲女足就是“五强之争”,其他队伍近期之内根本就无法撼动这五强的地位,即便是像菲律宾女足大量引进归化球员也无济于事。所以,中国女足在接下来的热身赛安排中,需要多与强队交锋,哪怕是前往欧洲拉练大比分惨败,也好过大比分取胜亚洲二三流队伍,唯有不断与强队过招,中国女足才能真正得到锻炼,也才能在亚洲大赛上有所作为。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马德兴

体坛周报副总编

权威源自专业

“体坛+”是体坛传媒集团旗下《体坛周报》及诸多体育类杂志的唯一新媒体平台。 平台汇集权威的一手体育资讯以及国内外顶尖资深体育媒体人的深度观点, 是一款移动互联网时代体育垂直领域的精品阅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