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全媒体特约记者 明君
中国跳水队派出14名选手出战新加坡世界泳联世锦赛13个项目比赛,对于一直拥有“包揽梦”情结的国人,自然期待我们的梦之队拿下全部13金。然而跳水首个比赛日,“13金梦”就彻底梦碎了,李亚杰和陈佳联手出战女子1米板,结果没有守住这块阵地,澳大利亚老将基尼封后。由此可见,中国跳水队固然是天花板式的存在,但没达到战无不胜的高度,这支队伍依然要不断进取。不过如果回首历史,丢掉女子1米板金牌绝对算不上冷门,其实对于志向远大的中国跳水队,在非奥项目让队员练手,远比包揽13金更有意义。
虽然中国跳水对女子1米板项目一直不是高度重视,不过也要以冲金为己任。这次也不例外,派出李亚杰、陈佳两位选手冲金,其中主攻1米板项目的李亚杰无疑是夺冠大热,这位23岁老将拿到过2022年世锦赛1米板冠军、2023年世锦赛亚军,而陈佳去年进入国家队后迅速崛起,本届世锦赛还报名了女子3米板和女双3米板,也是中国跳水队重点培养对象。
按理说,李亚杰和陈佳的搭档称得上双保险,但遗憾的是两人决赛中都没有发挥出最佳水准,作为宿敌的澳大利亚选手麦迪逊·基尼以领先第二名李亚杰17.75分的优势夺冠,时隔八年再次称霸1米板。不得不承认年近三十的澳大利亚老将宝刀不老,决赛五轮动作有四个难度达到3.0及以上,再加上稳定发挥,重新登上冠军宝座也在情理之中。
相比之下,中国两位选手在这场强强对话中既没有展现出高难动作,去奋力一搏,在动作完成细节上也有不足,甚至出现致命失误。先说说李亚杰,整场决赛倒是没有硬伤,问题是过于四平八稳,五轮动作只有一个难度动作是3.0,完成度上也不够十全十美,决赛五跳没有拿到一个70分。反观基尼,最后一跳挑战难度高达3.2的5152B,顶住压力的她收获全场最高的72分,所以说李亚杰输得并不冤。
至于首次出战世锦赛的陈佳,或许是经验不足的缘故,也可能大赛首秀的紧张感,导致陈佳决战状态不在线。第一跳凭借62.40分领跑全场,但接下来第二跳只有44.85分,而第三跳305C更是完全跳砸了,仅拿到25.50分,直接退出争夺奖牌行列,最终收获第九名。陈佳交了昂贵学费,希望这学费不会白交,在接下来女单和女双3米板这两个奥运项目上为自己正名,唯有把握住这机会,这位国家队新人才有望接班昌雅妮,成为梦之队的核心力量。
由于陈佳和李亚杰的失守,中国跳水包揽13金的梦想在第一个比赛日就结束了,这是一个遗憾,也值得中国队好好总结。但1米板是非奥项目,也不是中国队主攻方向,对于李亚杰和陈佳的失利,大可不必觉得“狼来了”。
翻开中国跳水征战世锦赛成绩单,女子1米板的战绩并不出类拔萃。从1991年世锦赛首次迎来女子1米板,高敏曾收获两冠,但中国队从1998到2005年连续四届世锦赛无缘冠军,2007年何姿为中国队拿回1米板冠军,不过吴敏霞在2009年世锦赛冲冠失利,这也是吴敏霞第三次屈居1米板亚军。2011年世锦赛施廷懋和王涵主场包揽冠亚军,何姿在2013年再次登顶,成为中国出品的1米板双冠王。2015年世锦赛爆大冷,何姿和施廷懋并肩出战冲金失败,意大利老将卡格诺托一黑到底。而2017年世锦赛麦迪逊·基尼夺冠,陈艺文仅夺得第四名,2019年世锦赛陈艺文为中国队时隔六年重夺该项冠军。
2022年世锦赛李亚杰夺冠,2023年世锦赛林珊和李亚杰包揽冠亚军,而去年多哈世锦赛中国队放弃参加女子1米板,这次世锦赛再此与冠军无缘。 总共17届世锦赛1米板比拼,中国队总共拿到8金,夺冠数量不到一半,这与中国队重视程度不够有关,也说明国外选手在这个项目有实力与中国队一较高下。
不管是纵观历史,还是考虑到这次世锦赛派出的新老结合阵容,中国跳水队并没有多么在乎包揽世锦赛全部金牌,陈佳和李亚杰联手冲金失利固然暴露出不足,但不能说明太多问题,中国跳水梦之队的统治力并未因此受到任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