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凯 39岁 跳水运动员
全运会成绩: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全运会男子双人3米板冠军
北京奥运会:男子双人3米板金牌、男子单人3米板铜牌
伦敦奥运会:男子双人3米板金牌、男子单人3米板银牌
里约奥运会:男子双人3米板铜牌
现在的工作:进行青少年体育培训推广
“拿全国冠军比拿世界冠军还难!”这句话不仅适用于中国乒乓球队,也同样适用于中国跳水队。成就了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跳水大满贯的秦凯也这么认为:“奥运会是为国征战的使命感更强,但要说比赛竞技角度的压迫感,我觉得没有什么比赛能强过全运会了。”
在秦凯看来,无论奥运会还是世锦赛,真正能够和中国队竞争的对手就那么几个,其他参赛选手对中国选手是很难构成威胁的,但在全运会的赛场,能够进到决赛圈,谁都有夺冠的实力:“因为水平真的都差不多,而且你心里特别知道对方跳好了有多好,所以这种竞争压力来自其他七个同样优秀的对手,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掉以轻心。”
所以即便参加过三届奥运会、五届世锦赛、和数不清多少站的世界大奖赛,如今回想起来,让秦凯觉得职业生涯最难的一次比赛还是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
彼时,秦凯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搭档罗玉通联手摘得男子双人3米板桂冠,成为了中国跳水历史上首位在该项目中和不同搭档实现卫冕的选手,所以看起来,一年后的辽宁,他和队友张森在全运会赛场的卫冕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然而,意外却发生了。
距离全运会开幕仅剩三周的时候,好强的秦凯在一次寻常的训练中,想着给自己上点量,于是蹲杠铃时加了比平时更重的重量,结果因为超过了负荷,力气一下子没撑住,杠铃从手中滑落,虽然杠铃滚了出去没有砸到脚,但他的手指硬生生给掰断了。
那一瞬间,秦凯根本顾不上疼,脑子里第一个反应是:“这下全运会该怎么办?”伤筋动骨一百天,全运会只剩下二十天了,秦凯再着急,也只能静养,他也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登上赛场。
直到开赛前来了赛区,秦凯才开始慢慢恢复身体能力,是稍微可以进行一些陆上训练了,再到赛前适应场地训练中,秦凯这几周以来第一次站上跳板,但动作根本没法完成,他对教练说:“不是因为疼,再疼我都可以忍,而是手指现在用不上一点力气,没办法完成动作入水。”
无论是陕西队的教练、队友,还是其他队伍的队员、工作人员,大家把这一切都看眼里,都觉得秦凯这种状况肯定没法登场了,都替这位卫冕冠军感到遗憾和惋惜。但秦凯还是决定带伤出战:“我都来到这儿了,就必须跳完五轮,不管跳得怎么样成绩怎么样,我只要跳完,我就是自己心中的冠军。”
凭借着惊人的毅力,中指打着护具,秦凯站在了浑南体育训练基地的跳水游泳馆中。然而祸不单行,搭档张森在赛前一天又拉伤了腿,难兄难弟苦笑着互相鼓励着对方:“不管了,咱们就尽全力跳吧!”
每一跳结束后,跳水运动员都会冲洗一下身体,从而控制体温、减轻疲劳,但在冲澡后惯常拧毛巾擦身体的动作对这时候的秦凯来说都异常困难,他只能翘起打着护具的中指,轻轻地拧两下,或者让张森来帮忙。
而这都只是小问题。带着骨折的手指比赛,对秦凯来说,不方便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入水时受到的冲击也是能忍受的,但空中抱腿却是一大问题,原本需要使劲的中指根本碰不到腿,他只能咬着牙用另外的手指抱腿,尽力控制住翻腾的离心力。
然而比赛就是这般具有戏剧性,最后一跳前,广东队的何冲/何超一路领先,眼看冠军到手,但是他们出现了重大失误,秦凯/张森完美入水,后来者居上,最终在众人和自己都不敢相信的事实前,蝉联了这块双人3米板金牌。
秦凯说,这就是上场的意义:“我们是卫冕冠军,站在场上,就会给对手威慑力,对方在心理上就会有所波动,而我带着这样的伤上场,毫无压力,我心理上是有优势的是轻松的,我们就能放松地比,真正发挥出自己的水平。”最后一跳结束后,在场的其他队伍教练、队员都给秦凯竖起了大拇指。
2016年里约奥运会,秦凯虽然未能完成男子双人3米板史无前例的奥运三连冠,但在挚爱的赛场对何姿求婚这一幕感动众人。已经三十岁的秦凯原本也想看看能不能还参加在天津举行的第十三届全运会,但人生翻开了新的篇章,秦凯也就此慢慢淡出了赛场。
待到第十四届全运会终于到了自己家乡举行,秦凯很激动:“从我第一次参加全运会到陕西全运会,已经是七届了啊。”不过秦凯也已经有点记不清第一次参加全运会的情景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整个陕西都没有一个像样的跳水馆,从小练体操的秦凯被教练张挺选中,前往北京开始了跳水借训的生活。练了没几年,秦凯就第一次代表陕西参加了第八届上海全运会的预选赛,待到正式比赛前,因为发烧,秦凯错失了第一次真正站到全运会的赛场上。
四年后再参加第九届全运会时,秦凯已经进入国家队,并且已经是世青赛冠军了。但那时候的中国跳水队高手云集,大家都把目光聚焦在熊倪、田亮、胡佳这些名将的身上,不过秦凯跟着田亮帮助陕西拿到了男子团体第三名,听见别人叫自己“跳水小天才”,站在领奖台上不过15岁的秦凯,心里美滋滋的。
2005年在南京举行的第十届全运会,秦凯开始有了清晰的回忆,因为已经在国际上拿到过跳水大奖赛冠军的他,开始有能力去竞争全运会桂冠了。
虽然那时候秦凯已经开始专攻跳板,但为了全运会,他重回跳台,新学了一个207B的难度动作,希望能够和田亮在男子双人十米台为陕西摘金,但是比赛中最后一跳失误,二人并未取得前三的名次,这个曾经被称为“跳水小天才”的少年依旧无法得意于全运赛场。
不过再一个四年,待到2009年在山东举行的第十一届全运会上,秦凯在已经在北京奥运会荣耀夺冠,所以无论在双人3米板还是单人3米板,他都是全运会夺冠大热门,最终他也不负众望,和张森联手夺得男子双人三米板金牌,自己也收获了男子单人三米板银牌。
再然后,便是备战第十二届全运会的时候,被看作最有希望站上冠军领奖台的人选却因为意外受伤差点无缘比赛,又因为咬牙的坚持在比赛中逆风翻盘,造就了带伤蝉联的辉煌成绩。从1997年参加了第八届全运会的预选赛,再到2013年带着伤病完成不可能完成的蝉联,秦凯的全运会跨度足足有二十年。
所以当他先是以第一棒火炬手的身份在西安著名的永宁门跑下仪式台正式开启了第十四届陕西全运会火炬传递时、当他再以第三棒火炬手的身份在西安奥体中心体育场交接着第十四届陕西全运会开幕式火炬时,这个土生土长的西安汉子无比骄傲。
“真的非常激动,我练跳水的时候陕西还没有跳水馆,到陕西能够举行全国最重量级的综合体育省会,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以说我也是和家乡一起成长一起经历,我能够成为其中一个代表传递火炬,真的很自豪。”
而在秦凯离开赛场后的2017年和2021年这两届全运会上,陕西跳水也都有金牌入账,谈及即将到来的十五运会,秦凯也充满期待:“杨昊在巴黎奥运会拿到了男子双人十米台冠军,我近期也有关注到他,有时候也会去跳水馆看看,他现在正在积极恢复和训练,我觉得他是有夺冠的实力和机会的,希望他和其他队员能够在十五运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延续陕西跳水的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