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波:66岁,体操国际级裁判,执裁了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全运会体操比赛,武警工程大学教授,已退休。
王彩琴:64岁,参加了第十三届、第十四届全运会乒乓球群众组比赛,获得十四运群众组女团亚军,西安市青少年宫体育部部长,已退休。
杨杨:36岁,乒乓球世界冠军,参加了第十一届、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全运会,获得十一运乒乓球女团季军,已退役,现任投资公司高管。
有众多的奥运冠军世界冠军登上过全运会的赛场,也有更多的工作人员站上过全运会不同的工作岗位,但一家三口因为不同身份都参加过全运会的,这可不多见。陕西西安杨波、王彩琴、杨杨一家,就是这样一个从在广东举行的2001年第九届全运会到在家乡陕西举行的2021年第十四届全运会都倾情参与其中的“全运家庭”。
杨波一家的全运故事始于2001年。从小练体操的杨波在西安体育学院就读的也是体操专业,毕业后在武警工程大学任教的他,一直从事着体操裁判的工作。当自己有机会在第九届全运会执裁的时候,他心情非常激动:“我既代表陕西又代表武警,能够在全国最重量级的赛场打分,就告诫自己一定要好好干。”而这一干,就连续干了五届全运会。
一直在学习进步的杨波执裁完2005年第十届全运会后,于次年成为了国际级三级裁判,他也因此成为陕西省乃至西北地区首位国际级体操裁判。于是北京奥运会测试赛,杨波有了执裁国际赛事的机会。
“因为我的武警身份,不方便出国执裁,所以好运北京测试赛,我第一次给外国运动员打分,还是比较紧张的,也督促自己必须更细致更严谨,展现咱们中国裁判的专业性,而各国的裁判也都有着不同的本职工作,我是军校教授,他们有的是工程师,有的是医生,大家相互切磋交流,让我也是大开眼界了。”
待到2009年第十一届全运会举行的时候,杨波终于不是“孤军奋战”,因为女儿杨杨也参与其中了。六岁开始学习乒乓球的杨杨在杨波2001年第一次执裁全运会的时间刚刚进入八一队,在杨波2007年执裁北京奥运会测试赛的时候已经是中国乒乓球队二队的重点培养对象了。

杨波与奥运冠军邹凯
奥运测试赛工作期间,杨波每天有50美元的补助,杨波没有出国的机会,于是抽时间把九天一共450美元的补助给了在国家队训练的杨杨,让杨杨带着前往美国参加2007年世青赛,并叮嘱她好好吃饭,而杨杨不仅好好吃了饭,更是好好打了球,在这届比赛中她一举摘得女单冠军,杨波接到女儿报喜的电话,哈哈大笑:“别说,老爸这450美金还有点作用呀。”
北京奥运会后的山东全运会,杨波已经是体操裁判届的“三朝元老”了,杨杨则还是不折不扣的全运会“新兵”,只是父女俩分别忙碌于不同的赛场,并没有机会相见,但杨杨在自己的第一届全运会上,代表辽宁队在和广东队的女团铜牌争夺战中第三个登场,面对大比分1比1的局面,她3比1战胜周芳芳,拿到关键一分,最终辽宁队也3比1击败广东队,杨杨和郭跃、常晨晨等队友成功登上了季军领奖台。
而这时候的杨波,正在体操赛场上紧张地打着分,结束工作后,他收到女儿胜利的消息,在全运会的赛场隔空分享了女儿的喜悦。
四年后的辽宁全运会,杨波和杨杨依旧是“上阵父女兵”,只不过乒乓球比赛在鞍山,体操比赛在大连,于是杨波和爱人王彩琴一合计,趁着体操比赛开始前,提前去鞍山见一见女儿,于是二人先行来到鞍山,和女儿吃了顿饭,聊了聊天,仅仅逗留了一个晚上,杨波就带着王彩琴去大连赛区报道了。

二老举着介绍女儿杨杨的书籍
在全运会赛区仅仅一个晚上的时间,对于这一家三口来说,却是难得的相聚。杨杨十岁就跟着八一队在北京训练,杨波和王彩琴不放心年纪还小的女儿,于是这个周末是你、下个周末是我,分别岔开时间坐绿皮火车去北京照顾杨杨,周一一大早再回到西安上班。而杨波经常又有体操执裁工作,全国到处跑,于是三个人三个地方,全运会反倒成了家庭聚会的场合。

杨波执裁第十三届全运会体操比赛
待到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不仅仅是杨波和杨杨,王彩琴也加入其中了。在天津举行的这届全运会,专业竞技赛场之外,新增了群众组项目,学乒乓球出身的王彩琴虽然没有像女儿杨杨一样进入专业队、一路拿到世界冠军,但担任西安市青少年宫体育部部长的她,也拥有着一定的乒乓球水准,尽管在天津并没有取得像样的名次,但56岁还能站在赛场上,还能和丈夫、女儿参加同一届盛会,王彩琴也觉得无比荣耀。

因为在不同的场馆比赛和工作,杨波、王彩琴、杨杨未能在天津团聚,但杨波利用执裁间歇,去看了王彩琴的训练,只是全运会开幕后,这一家三口各司其职,有些遗憾没有拍到齐聚赛场的合影,但杨波已经很满足了:“我觉得放眼全国,老爸老妈闺女一起参加全运会也是极少见的,我们有幸参与其中,已经很不容易了。”
2021年,第十四届全运会在家乡陕西举行时,杨杨已经退役,杨波也淡出了体操裁判席:“年纪大了,反应肯定会慢,裁判工作是不能有一丝一毫差错的,所以在家门口的全运会我就服务好王老师吧!”服务王老师,是因为王彩琴再一次参加了全运会乒乓球群众组的比赛。
已经六十岁的她为了帮助陕西取得好成绩,每天从西郊开一个小时车到陕西省体育场训练,功夫不负有心人,王彩琴最终在家门口拿到了女团第二、女单第五的好成绩,为全运会站好了最后一班岗,也给一家三口的全运之旅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不过这个句号,或许在十几年后又会是另一种意义的开启,因为杨杨七岁的儿子如今也在学乒乓球,作为小学校队的成员,他已经开始参加北京市青少年的比赛,并且显露出不错的天赋和能力,或许在未来,一家三口的全运情也会变成贯穿三代人的全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