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劳伦从单打转为双打收获成功:新征途预示新希望

麦芽08-23 17:49 体坛+原创

体坛周报全媒体发布

在其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里主要担任单打选手的林劳伦,在本赛季完全转型为女双选手,并且这一转变立即取得了成效。林劳伦与新搭档李·艾莉森合作后立即崭露头角,她们先是赢得了乌干达国际挑战赛,随后又接连斩获波兰公开赛和泛美锦标赛的冠军。

Lauren-Lam-Allison-Lee_SO25-980x550.jpg

凭借在美国公开赛、加拿大公开赛和澳门公开赛上均进入八强的成绩,这对美国组合的世界排名飙升至第21位——创下了两人各自职业生涯的排名新高。在首次踏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征程之际,林劳伦分享了从单打转型双打的心路历程、至今的收获以及获得世锦赛参赛资格对其的意义。

对于二人的世锦赛首秀,林劳伦说道:“世界锦标赛是最负盛名的赛事之一,也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舞台。所以对我来说,尤其是第一次参加世锦赛,又是在巴黎——一座美丽的城市——这真的意义重大。”

谈到此次二人的新合作,林劳伦说道:“回顾过去,我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当我之前同时征战单打和双打(与奥巴娜娜搭档)时,我已然失去了对羽毛球的热爱。单打成绩难有起色,项目带来的巨大压力更让我无法享受其中,感觉自己的水平停滞不前。而双打方面也未能取得突破,错失奥运会参赛资格更是给了我沉重一击。”

“在那之后,我不得不以单打选手的身份独自辗转于各大赛场——那段日子异常孤独,压力巨大,整体都非常艰难,让我毫无乐趣可言。”

“今年一月,在马来西亚、印度和印尼参加巡回赛期间,我逐渐意识到,或许是时候做出一些改变,为我的职业生涯寻求一次积极的转型。”

Lauren-Lam-Allison-Lee_USO25-1024x683.jpg

“时至今日,我重新找回了对羽毛球的热爱。这一切都源于我对当下事业的真挚喜爱。我认为这对运动员至关重要——若只是毫无目标地勉强支撑,最终只会导致更严重的倦怠。因此,找回这份热爱,对我而言具有无比重要的意义。”

林劳伦解释了自己从单打转为双打的原因:“同时参加两个项目的比赛对我的体能是极大的考验,所有事情都异常耗神费力。双打的协调管理则更为轻松,因为我和我的教练保拉,以及艾莉森和她的教练在一起。管理上比单打要容易得多,单打时所有事情都要靠自己。现在(双打)有更多的支持。”

“疯狂的是,在2024年奥运会的资格赛周期中,我同时参加了单打和双打,所以我并没有为一项赛事进行完整的训练。我的精力分散在两个项目上,坦白说,当时我对双打的技战术几乎一无所知。我肯定还保留着不少单打养成的习惯,要完全扭转过来需要时间。”

“主要做出调整的是我,因为从单打转型双打的过程确实有些复杂。一旦你更有经验,你就能更容易地调整。我很幸运有我的教练、我的搭档以及我们的团队,我们能够拥有这些资源来每天改进这些问题。”

关于组合的由来,林劳伦说道:“我知道的不多,但我想(当时)她的搭档受伤了。其实我和艾莉森最初的搭档关系只是临时性的。只是因为有趣,因为我在打单打,没有固定搭档,而(艾莉森)当时也在参加巡回赛。最终,我们就这样决定正式搭档了。”

“我们第一个正式赛事是泛美杯。当时并没有一个所谓的“顿悟时刻”,因为一开始没有任何期望,我们是一对新组合,只是在尝试。所以对我来说,我没有任何期望,只是一站一站比赛地打。但真正的转折点始于我们的第三项赛事——乌干达国际挑战赛。”

Lauren-Lam-Allison-Lee2_SO25-1024x683.jpg

在乌干达国际挑战赛取得突破后,林劳伦回忆道:“我们赢得了我们的第一个国际挑战赛冠军,那是我们合作的第三项赛事。这真的是一次很好的信心提升。在那之后,信心就这样一点点地积累起来,如同滚雪球般越滚越大。我们在美国公开赛、加拿大公开赛和澳门公开赛都打得不错,打进了八强,这是很好的进步。”

“这是我们职业生涯的最高排名。要知道,我们今年才刚刚开始搭档,仅用六个月就攀升至世界第21位,这个成绩相当不错。”

“艾莉森住在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我住在洛杉矶。有时我会去她那边训练,因为我本身就是湾区人,有时她来找我,要么在南加州,要么在(我现在训练的)德克萨斯这里。”

展望未来,林劳伦表示:“与顶尖组合交手肯定会有压力。但对我和艾莉森来说,我们只想上场全力以赴,展现出我们的风格与实力。我们想享受比赛,享受乐趣。目前我们才刚刚起步,所以我们想全力以赴,但这无疑也伴随着巨大的压力,因为我们要面对的是世界顶尖中的顶尖选手,赛场还是万众瞩目的大型场馆。”

“这真的很令人兴奋。这是我的第一次世锦赛,在巴黎,我爱巴黎,比赛在奥运场馆举行——一定会很有趣。我的家人会去,艾莉森的家人也会在那里。这对我们俩来说都将非常重要。我们只想打好比赛并享受其中。”

文/麦芽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权威源自专业

“体坛+”是体坛传媒集团旗下《体坛周报》及诸多体育类杂志的唯一新媒体平台。 平台汇集权威的一手体育资讯以及国内外顶尖资深体育媒体人的深度观点, 是一款移动互联网时代体育垂直领域的精品阅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