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王全立
先负1局后连扳3局,3:1击败小组赛第一个对手墨西哥队,中国女排以这样有惊无险的方式,踏上2025年世界锦标赛征程,结果相当正常,过程有些意外。小组赛第一场比赛丢掉一局,这在中国女排历史上很少见,何况首场对手墨西哥队的世界排名仅位居第23位,中国女排以先失1局的方式取胜,这说明了什么,至少说明一点:备战“匆忙”。
如果以备战奥运会的角度作考量,这是1978年以来中国女排最“匆忙”的一次世锦赛征程。为什么这样说,因为目前新版中国女排组建才4个月,用如此短的备战时间应对世界三大赛,过去47年首次出现。还有,14名球员中仅5人参加过上届世锦赛,一年前参加了巴黎奥运会只有7人,组建时间短,新队员居多,这届世锦赛备战自然显得“匆忙”。
史上备战最“匆忙”,和世锦赛从以往的4年一届改为2年一届大有关系,本届世锦赛起举办时间从以往的偶数年改为单数年,这两大变动,让一个奥运周期的世锦赛举办届数从1届增加为2届。由于世界杯、大冠军杯两项大赛不再举办,世锦赛成为国际排联目前举办的唯一一项顶尖大赛,此背景下,意味着新组建的中国女排参加本届世锦赛意义有多大。
世锦赛小组赛首战,中国女排遇到的对手墨西哥队称得上名不见经传。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美洲就是女子排坛重要一极,传统强队有古巴、美国两强,后来秘鲁队、巴西队、多米尼加队先后加入到强队行列,墨西哥队在世界排坛一直排不上号。遇到这样的三流角色球队,中国女排丢掉首局,说明队伍存在的问题不算少,毕竟这是一支新组建的球队。
不久前举行的世界女排联赛,中国女排止步于1/4决赛,这是这支球队较为准确的定位。世界联赛期间,中国女排与多支球队斗满五局,胜率较高,锻炼价值不小。相比之下,本届世锦赛对中国女排的锻炼价值更大,因为世界联赛不少对手的阵容谈不上齐整,世锦赛才是本赛季世界排坛的重头戏。
中墨之战首局,主教练赵勇派遣因伤缺席半年训练、比赛的主攻手李盈莹上场,出现在首发阵容的还有同样刚刚返回球队的高意,她也是上个奥运周期的成员。李盈莹的实力不容置疑,她是中国女子排坛最近几年涌现出的最有实力的主攻手,但久疏赛场导致李盈莹目前比赛感觉还没达到正常水平,这是中国女排首局打得较为被动的主要原因。第一局比赛,中国女排拦网优势也没有体现出来,墨西哥的进攻主要围绕两三名队员的强攻实施,但女排国手拦网效果不佳,自身网上优势没能体现出来,加上发球对对手的压制有限,三个因素叠加,第一局打起来就被动了。
中国女排毕竟是有着优势传统的一支强队,自身实力也明显高过对手,首局后半段赵勇用吴梦洁、万梓玥分别替下李盈莹、高意。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周旋,场上队员终于在第二局末尾阶段找到比赛感觉,逐渐将大比分扳回。此后两局,中国女排士气如虹,均以大比分击败对手,成功跨过首关。
跨过首关令人欣喜,但有惊无险的过程,暴露了中国女排存在的问题,如果首场比赛遇到的是小组最强对手多米尼加队,结果凶多吉少。
首场以逆转方式击败同一小组排名最低的墨西哥队,对中国女排将士是一次很好的提醒。后面的比赛,如何让李盈莹更好地融入到比赛阵容,如何更好地检验老将高意的使用价值和陈厚羽、王奥芊、万梓玥等年轻副攻的培养价值,如何让新二传张籽萱和攻手之间的配合更加流畅,如何解决好拦网、发球等环节出现的问题,将是本届世锦赛中国女排需要攻克的难题,也将考验女排国手的训练效果以及主教练赵勇的指挥能力。
刚才提到这是一届备战“匆忙”的世锦赛。参加本届世锦赛的球队数多达32支,此前一个奥运周期第一年举办的是大冠军杯,参赛队数和世锦赛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在备战“匆忙”的背景下参加规模最大的世界顶尖大赛,有利于尚处于磨合阶段的中国女排更好更快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是球队参加本届世锦赛的最大价值。
明年举行的各大洲锦标赛,将派发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第一批入场券。因此,和以往世锦赛相比,这是一次相对“轻松”的世锦赛,这更应证了中国女排参加本届世锦赛的最大目的是锻炼队伍,名次不是最重要的。
当然,作为世界排坛的一支传统队伍,中国女排需要一个像样的成绩应对新奥运周期第一个顶尖大赛的考核。严格意义上讲,中国女排于70年代中后期跻身世界传统强队,1978年至2022年期间举办的12届世锦赛,中国女排仅在2010年世锦赛未能闯进八强外,观察历史战绩势必不难找出中国女排本届世锦赛的底线:跻身八强。本届世锦赛,中国女排能不能完成冲进八强的目标,能不能在此基础上再向前进一两步?期待。
名次很重要,锻炼价更高,中国女排如能在比赛中充分打出训练水平,在比赛中化解更多难题 ,这才是女排国手参加本届世锦赛的最大目的,祝愿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