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湖南人“请战”湘超,你怎么看?

湘伴09-12 14:10

财信金控2025湖南省足球联赛(“湘超”联赛)点燃战火,远在深圳的湖南人坐不住了。一支由在深湖南人自发组建的“湖南人队”正式集结,高调申请参赛,喊出“为1300万大湾区湖南人而战”的热血口号。

这支充满情怀的民间“省会队”,虽尚未得到联赛组委会的最终“官宣”,却已收获全网力挺。

他们为何执着地跨省参赛?

“深圳是湖南的‘第二省会’”,这一说法流传已久。虽然这只是网友们的调侃,却有着诸多现实依据。

从人口数据来看,2024年末,深圳常住人口约为1798.95万人,其中有约500万湖南人。这意味着,差不多每4个深圳人里,就有一个来自湖南。

另据深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2020年发布的数据,在深圳缴存公积金的人中,广东人占比28.4%,湖南人以13.79%的占比紧随其后,排名第二。

这些数据直观反映出湖南人在深圳庞大的群体基础。

在深圳的大街小巷,湖南元素也随处可见。

2023年,深圳市烹饪协会湘菜专业委员会统计数据显示,深圳湘菜门店数量超7000家,不仅超过了川菜馆和粤菜馆,更是湖南之外湘菜馆数量最多的城市。

1757656640623048189.png

湘菜。图源 农耕记

走在深圳街头,还时常能听到“呷饭”“何解”等“塑料普通话”,湖南塑普甚至被戏称为“深圳第二官方语言”。

湘味与湘音,汇入深圳的市井烟火;湖南人的胆识与智慧,更在这片热土上书写着经济传奇。

据深圳市湖南商会统计,截至2024年底,湘籍会员企业超过1100家,其中上市企业11家,涵盖了制造、电子、电池等多个领域。

“微信之父”张小龙、华大基因汪健、汇川技术朱兴明、金蝶徐少春、朗科科技邓国顺等科技巨头都是湖南人。

微信图片_20250912135805.jpg

此次深圳“湖南人队”申请“出战”,正是浓厚乡愁的集中爆发。

这缕乡愁,是不远万里的抵达——居住在深圳的18岁少年尧磊,得知家乡邵阳选拔球员时,毅然踏上回家乡的征程。

这缕乡愁,是刻在基因里的文化密码——深圳邵阳人足球俱乐部教练刘志强那句“我们湖南人的成年礼,就是‘流放岭南’”,看似自嘲,背后却藏着深厚的故土情结。

这缕乡愁,是赛场上跨越地域的呼应——衡阳球员隔空喊出“欢迎深圳兄弟来战”,一句简单的赛场邀约,道出了湖南人无论身在何处都心心相印的默契与牵挂。

深湘两地绵延不绝的人流、物流与资金流,共同印证了一个事实:深圳是湖南人用汗水筑就的“他乡故乡”,而湖南也正成为深圳辐射内地的“前沿腹地”。

有望催生哪些合作新机遇?

早在2020年,湖南就出台了《湖南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实施方案(2020-2025年)》

方案提出多项具体措施对接大湾区,其中包括高效的交通通道、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吸引大湾区游客、打造湘粤港高铁经济带等。

2023年9月,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在深圳主持召开湘商座谈会,提出“更好推动湖南发展和湘商兴业同频共振”。这一倡议,进一步强化了湘商回归的政策导向和情感号召。

1757656816770053978.jpg

图片2023年9月23日,沈晓明在深圳主持召开湘商座谈会。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俊 摄

在优良的营商环境、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多元合作平台的共同推动下,湘商返湘投资创业蔚然成风。

2024年,全省湘商回归新注册企业达1670家,累计到位资金超过6000亿元,成为拉动湖南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一批来自深圳的龙头企业,包括比亚迪、华为、腾讯、华大基因、欣旺达等,纷纷在湖南布局生产基地、创新研究院或区域总部。

其中,比亚迪长沙工厂已发展成为集团全国三大核心生产基地之一,显著提升了湖南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集群效应。

湖南与深圳的产业互补格局,正呈现出越来越清晰的双赢图景。

一方面,湖南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为深圳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和产能支撑。

比如,比亚迪将新能源整车生产基地放在长沙,看中的不仅是湖南作为中部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更有长株潭地区完整的汽车产业链配套能力。

1757656862719078162.jpg

长沙比亚迪雨花基地焊装工厂。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辜鹏博 摄

另一方面,深圳的前沿技术创新成果亟需转化空间,而湖南正在建设的4×4现代化产业体系,恰逢其时地为深圳的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创新资源,提供理想的承接载体。

比如,华为在湖南布局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正是看中当地装备制造、轨道交通等优势产业对智能技术的巨大需求。

1757656910945019099.jpg

位于湖南湘江新区的长沙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是打造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的核心载体。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立亮 邹尚奇 摄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深圳“湖南人队”请愿参与湘超联赛,其现实意义不言而喻。

正如网友所说:“足球会落地,乡愁永远飞扬。”

因为,足球虽不能直接生成GDP,但它所编织的情感纽带与身份认同,具有无与伦比的情感凝聚力和文化穿透力。

当一颗球在绿茵场上划出弧线,再与政策、经济等硬性合作相互赋能,连接的将不仅是抽象的情感,更是一条从情感共鸣到产业共赢的合作通路。

尽管目前深圳“湖南人队”仍处于“观望”阶段,但他们所传递的热血与呼声已清晰可闻。这种自下而上的民间力量,与政府推动、产业联动形成多层次呼应,有望进一步拓展两地在文体融合、科创协同、产业链互补等领域的合作深度。

未来,深湘之间不仅可以是生产线与研发中心的对接,还可以是更多基于人的联结、文化的共鸣和价值的共创。而这,正是区域合作中最可持续、最富生机的新机遇。

LOGO带.jpg

来源:湘伴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权威源自专业

“体坛+”是体坛传媒集团旗下《体坛周报》及诸多体育类杂志的唯一新媒体平台。 平台汇集权威的一手体育资讯以及国内外顶尖资深体育媒体人的深度观点, 是一款移动互联网时代体育垂直领域的精品阅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