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谢锐报道 截至9月15日,2025年中国棋手的对局量已远超韩日,正式比赛对局多达6557局,韩国和日本分别是4640局、3979局,中国棋手对局量最多的严惜蓦四段已达115盘,平均不到三天一盘正式对局。超过90局的已有14人,而同类型对比,韩国则仅有1人,日本一个没有。
严惜蓦四段2025年已下了115盘对局,排在其后的依次是徐海哲四段107盘,鑫天悦初段99局,叶子萌三段98局,叶长欣七段97局,冯韵嘉四段95局,丁柯文四段93局,陈家瑞六段、李小溪五段、王舜博五段、王若宇五段均为92局,许一笛七段、黄邱铉六段、张歆宇五段同为90局。
韩国棋手中对局量最多的依然是金恩持九段,为95局,但排名第二的仲邑菫四段降至87局,排名第三的吴侑珍九段、金彩瑛九段则只有73局,这在中国连前40名都排不进去。
日本棋手对局一如既往地稳定且严重偏少,排在第一的上野梨纱三段63局,之后依次为上野爱咲美六段55局,芝野虎丸九段53局,藤泽里菜七段48局,许家元九段46局。“第一人”一力辽九段才下35局,平均每月四盘都不到;井山裕太九段对局量更少,仅有38局,18胜20负,胜率五成都不及。
量在价先,没有量能,哪来价位的提升。疫情三年,韩国棋手的对局量绝对领先,杨楷文九段当时在微博写道:“距离我上一次参加正式比赛已经过去了整整65天。下一次比赛?遥遥无期。2020全年我的对局数为15局,一年下15盘棋,这对于一个当打之年的棋手来说是一个多么辣眼睛的数字,甚至还远远不如韩国、日本的元老棋手。更可怕的是,还有90%的国内职业棋手对局数还没我多。”在微博的最后,他问道:春天马上就要来了,中国围棋的春天在哪里?
从对局量的蝶变来看,中国年轻棋手的整体实力势必碾压韩日。2025年,中国棋界增加了周懒予杯新锐公开赛、小烂柯杯新锐赛、女子新锐公开赛等赛事,周懒予杯多达11轮,小烂柯杯三个分站赛加总决赛加起来多达36轮,还有衢州烂柯杯世界公开赛、棋圣战、大棋士赛、天元战、倡棋杯、晋城公开赛、女子国手等赛事预选,若是全部参赛,对局数量即相当可观,严惜蓦、徐海哲她们受益于此,对局骤增。
国内棋手对局量排名靠前的均为新锐棋手,一线高手的对局量仍然偏少,屠晓宇九段61局,党毅飞九段57局,丁浩九段50局,王星昊九段48局,平均每月5至6局,要想提高他们的对局量,目前可取的途径是改革围甲赛制,缩编参赛队,单循环恢复为双循环,一线高手的对局量由此提升。
对局量还是整个棋界生态是否健全、富有生机的晴雨表,日本平均一周一盘对局的多年固定节奏,固然延长了棋手的职业寿命,但也压制了棋手的潜力爆发力,整个棋界如同老年人持杖行走,从容安逸却缺乏勃发生机,这也是对局量缺失带来的慵懒平庸负面效应。
2025年中国棋界破解了新锐对局量不足的难题,下一步当为提升一线高手对局量而发力,以此构筑一个健全而充满活力的围棋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