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 李静宜
人生如戏。兜兜转转1/4个世纪,62岁的穆里尼奥回到他执教生涯的起点——本菲卡。外界不对穆帅于故地东山再起抱有殷切期望,却不减对于狂人其人的期待。媒体反应最为直观:穆帅上任发布会,共吸引15名文字记者、14名摄影记者和7名摄像记者到场;官宣公告发布前一日,更有媒体于深夜驻守在穆帅宅邸之外,只求鸟叔亲口证实回归,穆帅无奈挥手,苦劝对方“回家睡觉”。
9月19日,穆帅驾驶阿布拉莫维奇在2008年赠予的“分手礼物”——全球限量60台的法拉利612四座跑车,抵达本菲卡基地。不知穆帅此举,是有心或无意,毕竟下轮欧冠,他就将率队重返留有其深厚烙印的斯坦福桥。
穆帅与旧主多有说不完、道不尽的恩怨情仇。其中本菲卡占比甚少,一来穆帅来时尚为无名之辈,亮眼身份不过范加尔翻译,二来双方合作仅短短4个月,爱也好,恨也罢,始终有限。此番重逢,穆帅自带光环,誉满天下的同时也谤满天下,人生经历起落重重。巅峰穆帅非本菲卡可攀,如今双方各有难处——名不见经传的卡拉巴赫在光明球场反客为主,以让二追三的形式缔造队史欧冠首胜,拉热当日引咎下课,“咎”其根源,在主席大选当前,鲁伊·科斯塔决心请神救驾,说的是本菲卡主帅必须“具备赢家特质”,赌的是穆帅盛名能帮他赢得选票,以应对共计8人参选的队史最大规模选举;穆帅则欲排遣土超1年积郁,反将费内巴切一军,更不惜降薪明志,他在费内巴切的年薪为1050万欧元,却只要本菲卡400万。
在回归开场白中,穆帅强调本菲卡对于他的特殊意涵:“此刻我心绪起伏,好在有经验助我控制情绪。对于这份信任,我深感荣耀。本菲卡与本菲卡王朝的历史、文化及其庞大体系,在葡萄牙人之中家喻户晓。必须说明一点:我需要屏蔽这些情绪,以最纯粹的方式看待本菲卡与我的工作和职责。作为世界顶级球会的主帅,我将全身心投入这份使命。时隔25年再见,我并非为庆祝个人执教生涯而归。这25年间,我曾有幸为世界级豪门供职。我只想以本菲卡球迷代表的身份告诉各位,在所有我执教过的球队之中,本菲卡教职无疑最使我感到光荣、最能激发我的动力与责任。言语或许易逝,唯有行动永存。我的承诺很明确:我将为本菲卡和我的职责而倾我所能。这是我的莫大荣光。”
千禧之年,穆帅接替海因克斯,入主本菲卡。时值上位动荡,穆帅亦受波及。在续约要求被新主席维拉里尼奥拒绝后,穆帅负气请辞,维拉里尼奥为此悔不当初。时移世易,穆帅回望当时,也对当初的冲动流露悔意:“那既是我执教生涯的起点,也是迈向成熟及巅峰期的转折点。或许换做今天,事情不会以那种方式收场。现在我会更多考虑他人。那时我不够成熟,与现在截然不同。”
变的是年龄、阅历,不变的,则是穆帅的争胜天性:“我对于胜利的疯狂渴望始终如一。25年前如此,率队对阵本菲卡时同样如此。这是我的底色。但如今我更加成熟,几乎经历了所能经历的一切。”
穆帅种种经历,成功与失败兼而有之,虽然狂人并不承认自己曾有过真正意义的失败:“在部分人看来,我的执教生涯分为两段,一段稳定夺冠,一段则被视为低谷。但令我不解的是,正是这段所谓的低谷期,我在5年内两度打进欧战决赛。我自己无所谓,现在的我更加无私、无我,更愿为他人带来快乐。本菲卡球迷才是真正重要的存在,我是来提供服务,并帮助本菲卡取得胜利的,胜利本就刻在这间俱乐部的基因之中。我们不会一直取胜,但也决不能像两天前那样告负。这有违本菲卡的身份属性!本菲卡的真正面貌,体现在对阵费内巴切的前30分钟,是在伊斯坦布尔少打一人却依旧摘得胜果的球队,这才是我印象中的本菲卡。我们下一场比赛就在48小时后,球员尚在恢复体能。我需要介入调整,但必须谨慎对待,决不能过度激进。首先,要从情感层面建构心态,要在踏上球场的一刻,意识到身后有百万球迷的支持。战术层面,我会在可控层面进行微调,我的前任实际上已有出色成果。”
聊罢本菲卡,穆帅主动将话头引向费内巴切,他明确表示,后悔执教土超豪门:“在上一家俱乐部,我本可轻松采用四后卫体系。结果在我离开之后,他们一下子签了5名球员,这在我任内完全不可能出现。但我一直秉持根据手头阵容调整战术的理念,必须因人制宜。我之前称赞过本菲卡的阵容架构,现在依旧不变。我并非体育精神的典范,虽然有所改善,但要让我真心实意的道贺本菲卡和拉热,还是不太容易。本菲卡拥有出色的球员与教练,但这就是我们的人生。我们作为教练,都要经历失去工作的阵容。拉热此刻必定备受煎熬,正如之前的我一样,但我衷心愿他前程似锦。”
“对我而言,执教顶级球会本身足以构成理想环境。我的执教经历足够丰富,游历过不同国家,虽有错误选择,但从无悔意,唯有对得与失的清晰认知。加盟费内巴切的确是错误选择,但我奋战至最后一刻。而重返本菲卡,则意味着回归我应在的水准。”
媒体尝试追问,回归葡超的穆里尼奥,会更加保守,还是以攻为主。鸟叔并未明确回应,只说必须狠狠地啃噬对手,这是本菲卡近期比赛的不足之处。而作为足坛功利主义代表人物,穆帅曾在9年前执教曼联时留下名言:“足球世界不乏诗人。但诗人们,通常冠军寥寥。”在以防守立身的穆帅看来,现代足球泾渭分明:实用主义者与诗人、胜利者与梦想家、为奖杯献身者与为理想赴死者遥遥相对。就在今夏接受Canal专访,穆帅对当前足坛以“为理想赴死”为荣的文化现象做出尖锐批评:“我们处在这样一个时代,一些教练行徒劳之事,并因此牺牲。但他们却宣称:‘我死了,但我是为理想赴死。’我的朋友,如果你因理想枉死,那你实在愚蠢。”
穆帅并未指名道姓,但足坛大把人奉理念和公众认知为圭臬,为理想慷慨赴死者前仆后继:皮尔洛、莫塔、波斯特科格卢、滕哈赫等等等等。穆帅不比他们优越或高明,他的实用在足球战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也未能避免陷入僵化的宿命。只是我们能从中窥见,穆帅对于结果重于一切的不变坚持,正如他自己所言,25年执教生涯,他唯一不变的,是对胜利的狂热追逐。穆帅不会、也不需为理想赴死,但他二进宫本菲卡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球员为他献身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