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次大手术后仍闯荡中超 如今他是“长沙布斯克茨”

周佳骅10-15 11:43 体坛+原创

文/周佳骅

在湘超赛场上,36岁的长沙队球员杨柯不是固定主力,却是“非常特殊的存在”。揭幕战对阵娄底,他替补上阵传射建功,一手导演开门红;虽然在最近4轮常规赛中,他两度缺席客场之旅,也没有直接参与进球或助攻,但在相对有限的出场时间内,他的从容摆脱以及精准长传,还是给人留下“长沙布斯克茨”的即视感。

6P7A5220.jpg

在湘超第五轮长沙队主场2比0击败衡阳队的2天后,笔者与杨柯相约采访,将近80分钟的访谈,围绕“伤病”、“返乡”、“中超”、“转型”和“湘超”展开。

四次大手术险些提前退役

Q:你是如何与足球结缘的?

A:我很小就踢球,大概四、五岁的时候,后来我爸看我比较有兴趣,就想把我安排去一所有足球传统的学校读书。我家住在长沙侯家塘,我读书在育新和枫树山这边。在那个年代,育新和枫树山没有足球可踢,正好我们小区有一个老师,他是在长塘里任教,他听说我喜欢踢球,就说长塘里是为数不多可以踢球的小学,我就去到了那里读书。

1760497476773040286.png

杨柯(后排右三)小时候代表长沙队参加贝贝杯足球赛。后排左二为黄博文。

Q:后来又是怎么去了浙江绿城?

A:我四年级的时候,我爸看到报纸上有一个中国足球学校的招生广告,我就这样去了北京,然后坐火车转到秦皇岛。我当时10岁,然后在秦皇岛学习和训练了三年,在一次宋庆龄足球夏令营中,我被陕西国力足球俱乐部看中,按照当时的转会制度,没有所谓的“自由身”,我是以2万块钱的转会费加盟陕西国力。之后的三年里,陕西国力出现资金困难和其他各种问题,而在俱乐部倒闭前,我就去到了浙江绿城。我从一名梯队球员到18岁签第一份合同,再到最终离开,从2006年到2014年,我8年的青春都在绿城度过。

Q:你、谈杨和王凯曾是“绿城89一代”的代表人物,但你在绿城的发展却并不顺利,原因在哪?

A:在绿城这段时间,我受了几处非常严重的伤。第一次应该是2006年底到2007年初,左膝十字韧带断裂。恢复好以后,我作为89年龄段的球员,就被催着去踢全运会。当时,我没有康复意识,以为不疼了就可以踢,加上我当时很瘦弱,又受了第二次伤,这一次伤的是半月板。

在做完第二次手术后,我进入绿城一线队,签署了工作合同,不走运的是,我左膝刚好,右膝十字韧带又断了,我就接受了第三次手术。而等我2013赛季踢完以后,我左膝又不行了,去到北京一查,十字韧带又断了。这次手术就是第四次了,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是在2013年底的时候,正好临近过年,北京三院的主任医生告诉我,手术的效果肯定是一次比一次差,他不敢保证我能再去踢职业足球,我当时的想法是不踢了,因为很少有运动员在经历4次大手术以后,还能继续踢职业联赛。

加盟湘涛重拾信心

Q:后来又是什么样的机缘,让你回到家乡加盟中甲球队湖南湘涛?

A:湖南省每年都有大学生联赛,我作为2013级的大学生,在大一和大二的时候都帮助中南大学拿到男子组的冠军。当时,我就想通过踢大学生联赛,来检验我能否继续职业生涯。没想到,我恢复完以后踢得还可以。2014年底的时候,我就去昆明试训,刚开始的时候,他们不知道我刚做了一次大手术,但我后来跟他们讲了。他们看我竞技能力还不错,就和我签了两年合同。我当时还是很高兴的,能回到家乡为湖南湘涛效力。

Q:这段时间,对你自信心的恢复是不是很有帮助?

A:肯定是有(帮助),毕竟联赛级别不同,从中超下到中甲以后(杨柯曾在浙江绿城征战过中超),对抗程度会下降,再加上手术伤愈后,我又恢复到一个很好的身体状况,我当时感觉踢中甲还是游刃有余,这对我自信心的提升还是很大的。

我又是本地人,在湖南湘涛的这两年,俱乐部对我还是非常不错的。虽说大家也都知道,在这期间,俱乐部出现了很多问题,但在我职业生涯中,这算是一个小的高光点吧。

1760498109510014331.jpg

湘超首轮,杨柯的点球帮助球队将比分扩大为2-0。长沙市足协供图

Q:与湘涛的合同到期后,你又去到了重庆当代力帆,当时是什么样的契机?

A:我中南大学的教练是何伟黎,当时重庆当代力帆有一个领队叫郭光琪,他们两个以前是大学同学,何老师就跟郭导说了我的情况。

我当时是直接去昆明试训,练了两天后,我们跟长春亚泰踢了一场热身赛,我们当时的教练是张外龙,对方教练是李章洙。我们上午踢完比赛,中午长春亚泰就找到我,问我要不要过去。其实当时长春亚泰开出的薪资待遇要优于重庆当代力帆,但凡事总有个先来后到,况且薪资差距也没有那么大。

当天下午,重庆这边的教练组就和总经理、副总经理商量了一下,第二天晚上,我们就签署了合同。

Q:你觉得,你最打动张外龙的是哪一点?

A:当时有很多试训球员在,我觉得首先还是对教练战术的理解。他讲究由守转攻的时候要打的非常快,我就严格贯彻他的要求,断完球后快速向前。还有一个,在当时的那批试训球员里,我也是非常突出的,表现还挺好,有助攻。

另外,韩国教练强调跑动,其实我不是那种喜欢来回跑的球员,但我当时的跑动也很积极。我当时就想,要想在中超立足,就得去弥补不足,就必须去做到勤跑,哪怕是跑错了,你也要跑,尤其是在回防的时候。

1760517476252033679.jpg

杨柯当年代表重庆当代力帆曾与奥斯卡和浩克等名将交过手。

Q:后来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就是保罗·本托来了,你在他手下开始得到登场机会,你怎么评价这位名帅?

A:他刚上任的时候,我踢的是前腰或者边锋,他其实给我带来一些完全不一样的东西,就好比,可能大家都认为足球是这样踢的时候,他给我打开了另外一条道路,这是我之前很难接触到的。我以前也很喜欢带球,但在他的这个打法体系下,我踢球变得更简单。

当时,我身前的中锋是卡尔德克,两边是大小摩托,全部都是巴西人,在这个重要的位置上,保罗·本托也很敢用我。

Q:但在小克鲁伊夫来了之后,你就慢慢踢不上球了……

A:他是在保罗·本托下课后没多久就接手了这支球队,说白了,我不是这个教练的菜,但是小克鲁伊夫一直在鼓励我。小克是属于那种情商很高的教练,管理能力很强,他之前做过总经理,他可能更偏管理型,而不是偏技术型。

转型教练,偶像德泽尔比

Q:你现在也在做一些与教练相关的工作,能简单介绍一下吗?

A:我从英国读书回来后,就去了陕西国力青年人,当时这支球队的总经理和教练团队,都是我小时候在陕西国力踢球时的队友,我在那里大概工作了半年,离开之后,我就带一支武汉的业余球队去拿一个中冠名额,也完成了目标。

在这之后,我看到中国足协青少部有招聘需求,我就去投了一份简历,我其实没抱什么期望,大概过了半个月,我就接到了招聘负责人的电话,随后,又经历了网上面试和去北京总部的面试。成功录用后,我就在苏州这边工作,行政工作我不太擅长,我主要还是侧重足球技术方向,比如做分析或者是助理教练。

Q:你对未来有什么计划?

A:平时我想的东西偏向足球技术层面,比如说,这场球如果换做我在场上,我应该怎么指挥。我对自己有一个很清楚的定义,我对足球教练更感兴趣,这可以发挥我的所学所长。

6P7A5249.jpg

Q:我看你很喜欢巴萨,你做教练的偶像是瓜迪奥拉吗?

A:其实我最喜欢的教练并不是瓜迪奥拉,我更喜欢现在马赛的主教练德泽尔比,他之前是在布莱顿执教。虽然在行业内,他没有拿过非常显赫的成绩,但他还是备受好评。

在英国读书的时候,我就因为喜欢德泽尔比,专程去看布莱顿的比赛。我读书的地方利物浦在英国北部,布莱顿是在英国最南面,因为英国没有高铁,我坐车可能要坐八、九个小时。

他对足球的理解跟瓜迪奥拉是完全不一样的,当大家都在研究怎么向前的时候,他研究的东西是往回倒,就是怎么把你引出来再往前,这是两种不同概念。拿当时英超来说,我觉得他治下的布莱顿,在后场进攻组织方面绝对是第一,从发门球开始进攻组织,哪怕现在的曼城也达不到那种水平。

湘超火爆程度远超我的想象

Q:什么时候决定报名加入长沙队?

A:报名是8月份,我接到通知的时候,正在沈阳出差。当时长沙队负责报名的人给我打电话,问我是否有兴趣参加这次比赛。我当时也挺高兴,因为我一直在外地,在疫情之后,我跟这边的联系就很少,再加上我之前出国读书,其实知道我的人并不多。

但当时有一个问题,我手头工作很多,要频繁出差看中青赛的比赛。所以我说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参赛,在经过几次沟通以后,我就确定就可以回来。

1760498422954072216.jpg

36岁的杨柯在湘超赛场踢得依然游刃有余。长沙市足协供图

Q:湘超有一个很重要的宗旨,就是为楚选才,在目前长沙队的这批中学生球员中,有没有你比较赏识的?

A:我也天天和他们一起训练,他们很年轻,但可能不像我在工作中接触的那些球员。和职业足球相比,校园足球肯定还是有一定差距,我觉得如果有机会的话,他们还是要多接触一些职业足球,比如接受更高水平的教练员或外教的指导。这样一来,他们在已有的基础上会变得更好。目前来看,他们能力是有的,但还需要一些改变。

Q:你之前接受采访时说,你在球队主要就是起一个衔接作用,这个衔接作用具体怎么体现?

A:我们球队年轻球员偏多,年轻球员血气方刚,踢得也大开大合。但对节奏的把握以及阅读比赛的能力,可能还稍微欠缺一点。我年纪大一点,经验丰富一点,我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快,什么时候可以慢,那么对于他们来说,这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跟我踢球踢多了,他们也会知道如何把控节奏。

Q:从你自己的亲身感受来看,湘超的火爆程度是不是超出你的预期?

A:确实是这样。这毕竟是一个业余联赛,我觉得可能就是正常地踢踢球,类似于友谊赛一样。我没有想到比赛会这么激烈,也没有想到重视程度会这么高。

我当时以为开幕式可能就像运动会一样,我拎着双鞋就去踢比赛,教练让我踢我就踢,教练不让我踢我就在底下坐着,我就是这样的一个状态去的。然后我进去的时候,我看有很多表演以及坐满的观众,还有很多领导也来了。

湘超的火爆程度,确实远远超出我的想象,我也去了一趟湘潭的客场,他们那边的招待和比赛场上的氛围都是很好的。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周佳骅

体坛+国际足球撰稿人

权威源自专业

“体坛+”是体坛传媒集团旗下《体坛周报》及诸多体育类杂志的唯一新媒体平台。 平台汇集权威的一手体育资讯以及国内外顶尖资深体育媒体人的深度观点, 是一款移动互联网时代体育垂直领域的精品阅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