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余嘉豪:仍在适应欧洲联赛对抗 希望提升自己

吴昊宇10-20 08:00 体坛+原创

文/吴昊宇 发自西班牙马德里

作为今夏中国男篮球员“留洋潮”中的一员,余嘉豪选择了前往欧洲联赛发展,他加盟了西甲毕尔巴鄂篮球俱乐部,并被租借到目前处在西乙联赛的坎塔布里亚俱乐部效力。目前新赛季的西乙联赛已经开战,余嘉豪的首秀表现亮眼,随后几场数据有所下滑,能够看出他仍在适应西班牙赛场的强度。

本轮西乙常规赛随坎塔布里亚做客马德里自治区挑战强敌富恩拉夫拉达之际,余嘉豪接受了笔者的专访,他在专访中谈及了国内和欧洲联赛环境的不同,以及自己做出这一选择后在心境上的变化。

微信图片_2025-10-19_150554_877.jpg

“西乙比赛节奏快容错率小”

体坛:余嘉豪你好,你初到西班牙时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与想象中有何不同?在语言沟通上遇到了哪些具体的困难?是如何克服的?

余嘉豪:其实之前的几个夏天也都来过西班牙,无论是训练还是试训,我对于西班牙已经算是比较了解了,对于这里整体的生活状态也已经是了解了挺多,到这边后其实我感觉自己适应得还算快。语言方面其实就篮球而言感觉还可以,因为队友中也有来自美国的外援,可以用英语沟通,来之后也学过一些简单的西班牙语。我觉得我自己能理解一些西班牙语,就是说的方面可能还需要提升,我也在慢慢去学习。

体坛:能描述一下在西班牙的日常生活吗?比如饮食、住宿,如何解决吃饭问题?远离家乡和亲人,是如何排解思乡之情的?

余嘉豪:在欧洲我可以自己支配更多的时间,所以我即使不训练时,自己也会经常到和球队合作的健身房去加练,也会做水疗去放松自己的身体。到了国外之后,时间可以自己去掌握,不管是训练还是生活中,很多事情都需要自己去做。我也会去学习怎么恢复自己的身体,包括从营养方面去强化自己。

吃饭方面,我有的时候会和队友一起到合作的餐厅去吃饭,平时没事的时候也会在家做点吃的,和家人朋友平时更多就是打视频电话,聊聊天。

体坛:你与球队教练组和队友的交流顺利吗?日常的训练和比赛是否还适应?

余嘉豪:还挺顺利的,我觉得这支球队是个很好的团队,从到这里的第一天起,教练组成员和很多已经在欧洲打拼多年的队友就都在帮我融入球队,对他们来说我是一个来自比较遥远国度的球员,他们也深知我会面临一些困难,也会热心地帮助我,教练和队友们在各个层面都帮助了我很多,不仅是场内还是场外。

体坛:你曾经提到“西班牙联赛强度比国内强不少,第一节就完全喘不上气”,这种强度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余嘉豪:这边的赛程其实没有国内紧凑,所以给每一支球队备战的时间都要更多,对手在场上也能针对你的每一名球员的个人特点,在场上大家都是在明牌作战,因为大家都知道你是什么样的特点,怎样去限制你。在这里不仅要去针对对手,也要在对手了解你,针对你的情况下想法去破解。以及这边的比赛节奏非常快,每一名球员都有自己的作用,不仅是持球的球员,还是每一位在场上跑战术的球员,对于有球和无球的球员,对面都会给足身体对抗。每个队都会有球探去了解你的特点,并针对性去消耗你。

体坛:在这里打球的感觉和CBA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什么?

余嘉豪:我觉得在于技术运用,和在场上阅读比赛的能力,因为其实有很多球员的技术在场上是展现不出来的,在这边打球时你需要在强烈的身体对抗下,对对手的防守和队友的跑位做出基本的判断,去运用正确的技术动作,都是很重要的。在这里比赛的节奏很快,时间很短,所以容错率非常小,在场上时刻都要注意力集中,要少犯错误,多帮助球队。

“竞争压力推动我去提升”

WechatIMG610.jpeg

体坛:感觉在这边训练和国内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余嘉豪:我觉得有很多不同,不论是训练强度还是对训练内容的把控都很不一样,无论是球员还是教练,他们训练时都全身心投入其中,因为我们每次训练都会针对下一场的对手,所以我感觉对于训练的投入程度很不同。队友们和教练都会在场边互相呼应,去相互激励,完成好每一次训练。

体坛:教练组对你是否有特别的指导或要求?他们最看重你哪些方面的能力?

余嘉豪:就像教练说的,这一阶段主要还是让我适应这边的比赛强度,比如身体对抗和场上的一些节奏,我觉得教练对我也有清晰的定位,当我适应强度之后,就会给我布置不同的战术,以及给我更多发挥空间。

体坛:你曾提到,之后如果回毕尔巴鄂,需要和来自美国、南美等地的球员竞争仅有的两个非欧盟名额,这种竞争环境带给你怎样的压力与动力?

余嘉豪:我觉得压力和动力是互相存在的,因为有压力才会让我有动力去提升和进步。我感觉人总要保持饥饿感,始终让自己处在充满竞争的环境中,每天都在生活和训练中提醒自己变得更好。因为在这种竞争力强的环境里,你如果不努力就会被淘汰。

体坛:你觉得自己加盟欧洲联赛后,在篮球观念上最大的转变是什么?

余嘉豪:比赛只有这点时间,但里面涵盖了很多的内容,我觉得在这边能感受到的就是哪怕你没有拿球,或者你不是场上焦点的时候,你还是有很多事情要去做,哪怕最后没有为球队得分,或者防下对手的进攻,但其实每个过程都是无法去省略的。

体坛:你觉得在这边裁判的吹罚尺度与国内有何不同?适应起来困难吗?

余嘉豪:我觉得还可以,因为这边的裁判和国际赛场要更贴合一些,这边的裁判更多会鼓励你的有球和无球身体对抗,他们对于你非法使用手的接触抓得比较严,比如推一下或者拉拽一下,他们就会抓得比较严格。

体坛:你觉得自己在西班牙的这几场比赛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下一步你希望在个人技术上实现哪些突破?

余嘉豪:我感觉这几场比赛后自己对于这边的比赛节奏适应了很多,因为篮球可能不是一个人的运动,我们全队还是需要去建立起更好的化学反应,这是我们接下来的比赛需要做的。我个人一开始在进攻方面可能没有太多戏份,教练也希望我先从基础做起,我也希望自己更加适应之后,能在攻防两端都给球队更多帮助。

体坛:你希望自己在欧洲的历练未来能为国家队带来怎样的帮助?

余嘉豪:首先就是希望能在这边学到更贴近国际赛场的比赛风格,也希望把这边更加先进的篮球理念带回到国家队,希望能够和队友们一起让我们的国家队能够进一步提高。

体坛:你的长远职业规划是什么?是希望长期在欧洲发展,还是有其他打算?

余嘉豪:我觉得肯定是从提高自己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在欧洲联赛,还是在其他的水平比较高的联赛,都希望能够让自己去学习,去提高。

体坛:这次来西班牙,你的父亲余乐平给了你什么建议?他也是中国篮球的名宿。

余嘉豪:在我出来之前我和他交流得比较多,因为他觉得他所处的时代的篮球和现在的篮球其实区别很大,他也是一个看得比较长远的人,没有给我很多当下打篮球的建议,但更多给了我人生道路上的建议,希望我在这边无论是打得好还是不好,都能学习到东西,无论是技战术还是一些生活上的细节,还有一些很细致的东西,比如教练怎样指导队员,还有整体氛围是怎样让团队越变越好的,这些都是他希望我学习的地方,也希望我未来能够靠这些学习到的东西帮助中国篮球发展。

“高中留美让我心态变化”

WechatIMG612.jpeg

体坛:在美国高中的篮球经历,对你后来选择赴欧打球有怎样的影响?从美国高中篮球到CBA,再到如今赴欧打球,你觉得自己的心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余嘉豪:我觉得那段经历对我的职业生涯肯定有很大帮助,首先是第一次出国,来到异国他乡,既打球又读书,对于我整个人的心态和人生经历都是不一样的体验,当时出国前和父母,还有我的团队都做了很多沟通,当时也下了很大决心,因为我才十五六岁,父母要把我送到海外,他们并不是很放心。我自己觉得这段经历对我未来回国打球,还有现在再出来发展都有很大帮助。

关于我的心态,我觉得我在美国高中时期更多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想知道国外的篮球是什么样的,希望了解更高水平的篮球是一种什么感觉。后来因为特殊原因回国之后,在职业赛场上打球又是不一样的,在打了几年的职业篮球后,我觉得是时候到一个更高的舞台上去历练自己了,这就是心态上的转变吧。

体坛:你和杨翰森、曾凡博等其他在外闯荡的球员平时有交流吗?

余嘉豪:我们有交流,但并不是非常多,首先因为时差,其次大家都有自己的生活。你知道的,我平时的训练和生活已经比较紧凑,他们就更不用说了。我们平时会有简短交流,比如说凡博,他在去篮网队之前我们有一些沟通,我也是会关心他的伤势,还有他对自己后面的行程规划。我觉得我们这些在外拼搏的球员们都会有相同的感受,因为大家都在国外奋斗,虽然平时没有很多时间专门去沟通,或者说是频繁打电话沟通,但我们心里的感受其实都差不多,回到国内后如果在国家队能专门聊很多的话,可能会更有感触一些吧。

体坛:你觉得比起NBA,你会更适应欧洲篮球体系吗?

余嘉豪:我觉得对我来说,其实欧洲和美国的环境我都经历过,也还都算适应,但可能从我现在的技术特点,包括从中国篮球在FIBA赛场上的前景来看,可能我更需要在欧洲的赛场上来提升自己。

体坛:你认为欧洲篮球联赛和NBA,对于中国球员来说,各自的吸引力和挑战在哪里?

余嘉豪:我觉得这是很不一样的两个联赛,NBA可能更适合那些更具有天赋的年轻球员,因为我觉得NBA的比赛风格是比较自由的,更能发挥出自己的天赋和技术。而欧洲这边可能更强调团队配合,去阅读比赛以及根据不同对手做出不同判断是更重要的。

体坛:你认为中国球员“走出去”最大的障碍是什么?是语言、文化、实力还是观念?

余嘉豪:有很多吧,语言算是最基础的,更多可能是从个人性格层面需要提高。可能国外从小所接受的教育就是人和人之间要更多沟通,但中国可能更多孩子要更内敛些,很少会和其他人进行更多沟通,沟通其实在海外文化中是很重要的部分,能够让别人知道你的看法,也能了解到其他人的想法。

体坛:你在西班牙感受到了高强度对抗,是否说明中国球员普遍需要提升身体对抗?

余嘉豪:我觉得不仅是单个球员的问题,是对于整个联赛的氛围而言。因为我们的联赛可能更多是在有球的时候会很倡导身体对抗,但是很多球员在无球时就很难去投入到比赛中,我觉得这也和外援有关系吧,国内有时候外援拿球,其他球员可能就站在边上看,忘了自己该做的事情,所以我感觉这就是目前的现状。

体坛:最后想问一下,对于所有关心和支持你的国内球迷,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余嘉豪:首先还是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也会在这边用心提高自己,争取在未来能够展示最好的自己,不论是在国家队还是以后在联赛中,也希望未来能够给中国篮球带来一些我在这边学习到的东西。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权威源自专业

“体坛+”是体坛传媒集团旗下《体坛周报》及诸多体育类杂志的唯一新媒体平台。 平台汇集权威的一手体育资讯以及国内外顶尖资深体育媒体人的深度观点, 是一款移动互联网时代体育垂直领域的精品阅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