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暖边陲 2025年云南全民健身志愿服务赛事落幕

水冰10-22 16:15 体坛+原创

体坛周报全媒体发布

十月金秋的德宏州体育运动中心,傣族孔雀舞元素的健身操与景颇族目瑙纵歌改编的运动韵律交织回荡。10月21日,2025年云南省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技能展示交流比赛在此圆满收官,来自全省13个州(市)的600余名全民健身志愿者,用专业技能与民族热忱,为深化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注入体育动能。

image.png

赛事铸标杆:专业底色融民族特色

作为云南首个以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为主题的省级赛事,本次活动紧扣“志愿彩云南·技能展风采·运动促健康”主题,将专业竞技与边疆实际深度结合。竞赛设置知识笔试、技能展示、体质测试三大模块,既考核全民健身政策、运动急救等专业知识,又把民族团结健身操列为规定项目,鼓励各队充分发挥地域特色。这一设置起到了较好效果,红河州代表队改编的哈尼族乐作舞健身操,将农耕劳作动作转化为科学锻炼招式;德宏州选手身着景颇族传统服饰参赛,让非遗文化在运动中传承。

为保障赛事质量,组委会邀请相关项目国家级裁判组成评审团,采用“理论积分+技能评分+创新加分”的综合考评体系,最终评选出综合技能金、银、铜奖及民族健身项目特色奖等多个奖项。此外,全程直播吸引数万网友关注,赛后志愿者们与边境幸福村体育嘉年华联动进行技能展演,更让赛场成果直接惠及当地群众。

image.png

志愿汇暖流:基层力量筑健康根基

赛事圆满举办的背后,是云南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的蓬勃成长。作为全省首个组建志愿服务团队的地州,德宏州此次承接赛事,彰显了边疆地区体育服务的示范价值。开幕式上,德宏州社会体育指导中心负责人接过赛事旗帜的瞬间,成为当地扛起边境健身服务责任的生动注脚。

600余名参赛者中,既有深耕社区的“银发志愿者”,也有高校体育专业的青年教师和学子。“我们要把听得懂、用得上的技能带回家乡。”德宏师范学院教师、德宏参赛选手张富珍道出了心声。赛后,她将加入“科学健身志愿服务团”,深入校园开展定点指导。

赛事组织过程中,组委会直面旅游旺季当地住宿资源紧张的难题,通过建立“代表队联络员机制”、优化场馆接驳等务实举措保障赛事平稳运行,彰显了“服务型赛事”的鲜明定位。

image.png

实干惠民生:长效机制促成果转化

“比赛落幕不是终点,而是服务升级的起点。”德宏州教育体育局负责人介绍,通过本次赛事的示范带动作用,当地已明确两项落地举措,其中包括复制“理论+实操”竞赛体系至全省多地;组建携带便携检测设备的流动指导队,年内覆盖20余个边境村寨。这种“以赛选才、以才促服”的模式,正在破解边疆健身指导“最后一公里”难题。

在国民体质测试现场,云南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团队为群众出具“生产生活适配型”体检报告,针对握力、耐力等与农耕劳作相关的指标提供定制化锻炼方案,这标志着我省正以全民健身赛事为抓手,推动科学健身资源向边境下沉,进一步培育“懂政策、通民族、善指导”的本土人才队伍。

“体育暖边陲,服务无止境”,随着本次大赛落幕,这支从赛场走出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将带着技能与经验回到边境村寨,以“群众教群众、阵地常运营”的模式,让科学健身理念在边陲落地生根。志愿者们既是体育强国建设的基层实践者,更是兴边富民行动中的“健康使者”,今后将持续为云南边境幸福村建设、乡村全面振兴贡献体育力量。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权威源自专业

“体坛+”是体坛传媒集团旗下《体坛周报》及诸多体育类杂志的唯一新媒体平台。 平台汇集权威的一手体育资讯以及国内外顶尖资深体育媒体人的深度观点, 是一款移动互联网时代体育垂直领域的精品阅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