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的南京,因为一场滑板盛会,变得格外热血。
10月23日至26日,2025年全国青少年滑板锦标赛在南京市龙江体育学校举行。来自全国18支代表队的青少年滑手们在街式、碗池、U池三大项目中展开激烈角逐。这是一场青春的对决,更是一场关于速度、勇气与创造的狂欢。


比赛汇聚了国内极具潜力的年轻选手。街式项目中,上海滑板队的戴南方与洪韵分获青、少年女子组冠军,广西代表队的秦世轩与山东省体育中心的张显达拿下青、少年男子组冠军。碗池项目中,中国香港滚轴运动及滑板总会代表队的顾嘉恒和上海市滑板队的方宛怡分获青年男女组冠军,吉林省体育局的张司胤与江苏省拳击与空手道运动管理中心的胡轶涵获得少年男女组冠军。U池项目少年男女足冠军则由江苏省拳击与空手道运动管理中心的雷蒸佑和王凝宥包揽。



三天的比赛节奏紧凑,气氛热烈。无论是在街式道具上穿梭,还是在碗池上空腾跃,年轻人们都以专注的眼神和熟练的技巧,诠释着滑板的纯粹魅力。每一次跳跃、每一次落地、每一次摔倒再爬起,都是青春最真实的样子。



赛事仲裁兼技术代表田军感叹:“这些孩子太厉害了。这次比赛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少只有五六岁的小选手,他们在动作难度和完成质量上丝毫不逊于成人选手。在大型道具上的表现同样游刃有余。”他表示:“滑板这几年发展很快,如今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加入到滑板运动中来,希望未来他们能够走向更大的舞台”
街式裁判长王宏涛也感受到了这股变化。“随着滑板成为奥运会正式项目,国内青少年滑板运动发展势头良好。通过这样的赛事,我们希望能让更多青少年感受滑板的魅力,让滑板成为他们喜爱的运动项目,也希望能发现更多有潜力的选手。”




随着滑板运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孩子走进滑板公园、滑板俱乐部。它不再是“叛逆少年的玩意儿”,而是一种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家长的观念也在改变——他们开始理解滑板的教育价值:不仅锻炼身体,更提高勇气、创造力和抗挫能力。



而滑板的魅力,也正来自这种“不怕摔”的精神。在赛场上,每个滑手都在学习如何面对失败、如何重新起跳。那些汗水与擦伤,最终都变成了成长的勋章。



不过,滑板的自由与激情背后,也离不开安全保障的支撑。滑行速度快、动作难度高,稍有不慎就可能受伤。为了让孩子们无后顾之忧地去挑战,中国人民保险在赛事背后提供了专业的保险服务与风险管理支持,成为这群滑手的“隐形护盾”。
中国人保为赛事提供了多层次保障服务,包括运动员意外险、公众责任险、应急理赔指导等。让选手放心赛,让家长安心看。在南京赛场,中国人保也设立了宣传服务区,为组委会、参赛选手及家长提供服务。


如今,人保的运动保险保障体系已经覆盖训练、比赛、交通、装备等多个环节。通过线上理赔、快速报案等智能化服务,让运动员在任何环节都能得到及时支持。运动有风险,但热爱值得保障。这也正好诠释了人保对青少年成长的陪伴与守护。



除了滑板,中国人保还积极参与轮滑、攀岩、冲浪等新兴项目的安全服务,为青少年体育提供更专业、更细致的风险管理。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体育赛事、培训机构与人保展开合作,共同打造安全参赛、快乐成长的运动环境。




正如田军所说:“滑板是一个特别自由的运动”但自由也需要被守护,有了中国人保的加入,赛事组织更有底气,家长更放心,孩子们也能更大胆地去尝试新的动作、更专注地享受比赛。


地上的轮子划过的痕迹像是青春留下的签名。选手们拎着滑板离场,互相击掌、拍肩。或许几年后,这些年轻滑手中,会有人站上国际舞台,代表中国出战亚运会、奥运会。而此刻,他们只是单纯地在追风,在摔倒中成长,在每一次起跳里寻找极限。


滑板的未来,就藏在这些年轻的身影里。它关乎速度、技巧,更关乎热爱与成长。而在中国人保的守护下,这条通往更高舞台的道路,也会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