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青男单教练谌龙的执教信条:信念如磐,初心不改

麦芽10-30 16:44 体坛+原创

体坛周报全媒体发布

10月30日,世界羽联官方消息,他曾经是赛场上最令人畏惧的对手——那个意志坚定、攻势凌厉、面容冷峻的冠军形象深入人心。然而在中国青年队男单教练的新岗位上,谌龙却悄然褪去了昔日面貌。现在的他神态更为放松,时常带着笑容,也愿意为他人留出更多时间。

但有一点始终未变——那就是他与胜利的不解之缘。

Chen-Long_WJC25-980x550.jpg

在执掌青年队男单的首个重要赛事中,谌龙带领弟子们在2025年世界羽联世界青年羽毛球锦标赛上交出了亮眼成绩单。队员们先后在团体赛和单项赛中克服所有挑战——先夺得苏汉迪纳塔杯混合团体赛冠军,随后又摘得三枚单项金牌。考虑到本届赛事首次采用全新计分规则,中国队的表现堪称完美。

对于新计分规则可能带来的影响,谌龙本人并未过分担忧,而是将其视为对队员们的一次新考验。最终的战果,也印证了他的信心。

这位奥运冠军接下来将谈及计分规则的创新、向教练角色的转变,以及职业生涯前期与当下的对比:

如何看待新的计分系统?

首先我觉得这个赛制会缩小每个队伍的差距,整个比赛会更激烈,需要大家一上来就要全力以赴。新的赛制下,大家(面临的)挑战都是一样的,都是在尝试。对于青年球员来说,多一些尝试也是一件好事。

您最初是否担心过其他队伍会缩小与中国队的差距?

我完全不担心。羽毛球的发展,需要世界各国的水平共同提高,这样才能提升羽毛球的影响力和关注度。所以,当很多国家都能够去跟中国队形成有力抗衡,我认为是件好事。这样反而也能激励我们的队员更加地努力训练。

成为教练之前,有进行一些特殊的课程培训吗?

目前是没有培训课程,更多的是在从运动员转型为教练后,通过日常实践,以及向身边优秀的教练团队学习,参与会议进行总结和复盘。

其实正式当教练之前,我已经跟着我们的主力队员去备战巴黎奥运会。协助备战一个是学习,一个是帮助参赛队员。包括23年的苏迪曼杯、24年的汤尤杯和奥运会,我都参与其中,这也是为我作为教练打下一个基础。

Chen-Long-Liu-Yang-MY_WJC25-1024x724.jpg

您认为担任教练与当年作为运动员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当队员的时候,其实对于很多比赛输赢,自己心里比较有底、比较有数。当了教练之后,紧张压力的感觉不如当运动员的时候,没有那么大。但是,对于比赛的未知和我们队员的发挥,心里反而没那么有底。对于我来说,当教练,我自己非常热爱(羽毛球),还挺好。

您作为运动员时喜怒不形于色,转型教练后却显得充满激情?

作为运动员需要保持冷静,让对手捉摸不透,同时更专注比赛;但作为教练,我要让队员感到安心。打出好球时我会喝彩鼓励,失利时则要安抚他们,并帮助解决问题。

通过指导帮助队员获胜让我倍感欣慰。未来我打算继续扎根青年队,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

在选拔队员时,您认为哪些品质是不可或缺的?

我觉得首先是对于羽毛球事业的热爱。其次,当你在训练中、在比赛中,你一定要有足够的信心和强大的心理。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很多挫折,当遇到这样的挫折的时候,如果你的内心不够强大,有可能你就只能到这样的水平,或者是往后退。所以说在进步的过程中、成长的过程中,是需要一个强大的心理,同时在我们平时训练中要刻苦训练。

在备战方面,担任教练与当年作为运动员有何不同?

当教练操的心会比运动员要更多。运动员只是打好自己的比赛、训练好,教练员可能是要管10个人,甚至更多的人,需要去考虑东西更多。

您认为当代年轻运动员面临的挑战与您那个时代有何不同?

我觉得现在的这个孩子们,他们很幸福,也正是因为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给予的保证越来越好,所以他们现在的训练条件、环境、服装和科技助力,我觉得都是远远好于我们的。

您是否担心社交媒体对年轻运动员的影响?

我认为其实目前来看其实还好。但是有的时候,每一个国家国情不一样,你比赛打得好的时候,球迷或者是网友会说你好;打得不好的时候,会有一些负面的情绪和舆论。但我觉得,更多的还是要看自身,包括教练也会说,我觉得这个还是要自己想明白。

其实我觉得时代在发展,教练做不到24小时的干预。更多的是,通过跟他们去讲道理。现阶段要控制他们用手机的时间,在我们集训备战期间,尽可能的少去发自己的自媒体。

文/麦芽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权威源自专业

“体坛+”是体坛传媒集团旗下《体坛周报》及诸多体育类杂志的唯一新媒体平台。 平台汇集权威的一手体育资讯以及国内外顶尖资深体育媒体人的深度观点, 是一款移动互联网时代体育垂直领域的精品阅读应用。